新闻资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勤于学,谨于术 ——“达人来啦”学术专场经验分享会纪实

发布日期:2015-11-03    

10月31日下午,2015年“达人来啦”系列经验分享会第二场——学术专场在北园 “拾光小屋”如期举办。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充分了解学术研究的过程与意义,本次活动特邀四位“学术达人”,在学术研究方向的选择、寻找论文写作的切入点等问题上分享了他们自己的心得经验,为在场同学答疑解惑。

首先进行分享的嘉宾是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学专业2012级博士生,密歇根大学人口研究中心联合培养博士生靳永爱。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7篇,并完成了一本英译中的译著,多次在美国人口学年会、美国社会学年会等高水平学术会议上宣讲论文,先后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卫生部和卫计委等国家部委委托课题10余项。在访谈中,她首先以近期的“二孩政策”为例,指出许多社会热点话题都可以成为我们开展学术研究的切入点;同时她也认为,要以学者的精神与严肃态度对这些公众关注度高的“切入点”开展学术研究,追求真理,为群众呈现科学的成果。在谈及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时,她回顾了自己撰写博士论文的经历,表示投身其中的过程可能有许多纠结与痛苦,但取得成果时的成就感是无可替代的。同时,她也表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从生活中获取感动,能更有效的激发做学术的动力。靳永爱师姐还指出,保持对社会生活的热情与好奇心,多与他人交流,积极参与研讨会,这些都有助于自己了解学界的研究趋势,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此外,要广泛阅读,汲取知识,为学术研究打好基础。

随后出场的是统计学院统计学专业2012级博士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统计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熊巍。博士就读期间,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八篇,曾担任JMVA等国际期刊审稿人,多次参加国内外高水平会议并作重要报告,还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及重大省部级课题。她将自己的学术之路归结为一个“熬”字,指出科研之路绝非一蹴而就,一定要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成果。熊巍师姐还表示,做学术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并提出“在一件事情上的投入决定了你的承受能力”;要做好知识积累,解决问题时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她也赞成多与他人交流,尝试在模仿中学习,同时要对自己适当施加压力来鞭策自己。此外,她提出“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要多做有意义的事来丰富人生,时常自我反省,陶冶情操。

接下来分享经验的是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2015级硕士蒋杭城。他在本科阶段参与了包括国家环保部以及“863计划”重大课题的研究,并带领团队在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中获得市级立项,结项答辩获评优秀项目;连续三年获得学习优秀奖学金,以本专业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保送研究生,本科毕业论文获评校优秀毕业论文。他在回顾自己的研究方向时认为,科学研究要注重实用性,能够应用于人们生活的科学才是“最好的科学”。他同意两位师姐的“要多与人交流”的观点,并结合自己做“大创”的经历进一步提出,科研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与他人合作。对于学习,他认为一定要脚踏实地,勤于实践,要增强动手能力,多进行实地考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同时,他提出要积极阅读行业的最新文献,紧跟学术研究的步伐,避免做无用功。他还强调了学术研究中执着精神的重要性,指出“真正的大师都是经过不断坚持才取得成功的”。

最后上场的是经济学院2012级国民经济管理本科班学生特木钦。他在经济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全国综合性期刊发表论文3篇,获北京市“挑战杯”特等奖,中国人民大学“创新杯”特等奖,曾代表学校赴上海参加第五届全国高校本科生经济学年会,获一等奖。对于学术研究,他认为对于本科生而言,学好专业课是首要任务,这样在研究生时,做学术研究才会得心应手。关于“大创”“小创”,他指出要多与老师沟通,老师能在研究方向上给予不少帮助;还要请教师兄师姐,他们能在细节方面提供独到的建议;同时,“大创”“小创”是团队项目,只有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才能取得圆满的结果。此外,作为一位在学术与志愿活动两方面都颇有建树的优秀学子,特木钦在如何分配学习、志愿和生活时间的问题上强调:一定要提高效率,用心投入认真做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访谈环节的最后,四位学术达人还就怎样做好学术为师弟师妹们送上寄语。靳永爱师姐指出“天道酬勤”,做学术一定要勤奋;熊巍师姐更强调“不忘初心”,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向着目标不断摸索前进;蒋杭城师兄表示做学术要多吃苦,不畏艰难才能取得成功;特木钦师兄则更看重虚心求教,交流可以为同学们的学术之路带来更多灵感。

接下来的观众互动提问环节中,针对同学们提出的研究角度选择、学术与生活的平衡等问题,四位达人都一一耐心解答,精彩的回答引发了阵阵热烈的掌声。分享会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度过了充实的受益匪浅的两个小时,对学术研究的过程与意义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进入11月,“达人来啦”实践与读书专场也将先后登场,敬请各位同学关注。

友情链接: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Copyright © 2018-2022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党委人民武装部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  知行F楼6层

邮编:100872      电子邮箱:xsc@ruc.edu.cn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