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导学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讲话·闯新路·当先锋 -> 理论导学 -> 正文

[时事报告]张东刚: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 推动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2-06-15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常关心的一件事。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对学校立足自身优势,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课的做法表示肯定,并“希望人民大学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止于至善,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多‘金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对全国高校思政课战线的充分肯定和亲切关怀,为推动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守正与创新并举,一以贯之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中国人民大学作为我们党亲自缔造、亲自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从陕北公学时期培养“革命的先锋队”,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培养“万千建国干部”,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培养“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再到新时代培养“复兴栋梁、强国先锋”,始终高度重视自身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弘扬,高度重视发挥思政课培根固本、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

永葆鲜亮底色,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办好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永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和精神品格,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不懈地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一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政课是观察一所大学鲜亮底色的重要窗口,我们必须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办好思政课。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切实打造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坚强阵地,展现了“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

传承红色基因,坚守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光荣传统。中国人民大学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发展。在陕北公学时期,学校就开设了马列主义、中国革命运动史等课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大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创造了很多个“第一”,如设立全国首个马列主义研究班、编写全国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大学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把思政课建设作为重要工程来抓,确保思政课发展优先地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首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是党中央批准成立的首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机构,同时学校还承建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以扎实行动推动思政课建设发展。

注重顶层设计,构建齐抓共管思政课建设的体制机制。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压紧压实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的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讲思政课、带头听思政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并在校、院两级设立教学督导组,将思政课建设纳入学校党建工作考核、政治巡察、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评估标准体系中,保障思政课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学校制定《新时代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新时代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方案》等文件,单独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审委员会,优化评价考核及奖励机制,对全校思政课建设作出全方位规划、制度化安排,凝聚起举全校之力建好思政课的共识。

学科与课程共进,着力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金课”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这一重要论断为深刻把握新时代思政课的本质、打造高精尖水平的思政“金课”提供了方向指引。

健全课程体系,打造思政课建设的特色经验。中国人民大学严格落实中宣部、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率先形成最齐全、最完整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学校在全国高校率先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增设“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等思政选修课,通过吸收最前沿的内容、集中最优秀的教师、给予最全面的保障,举全校之力打造好这门思政“金课”。同时,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宣传教育、“两个结合”的重要讲话精神,新设“中国共产党历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等彰显学校红色基因、学术历史传统、学科特色优势的思政选修课,构建起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本硕博思政必修课 + 选修课课程体系,形成了思政课的人大经验、人大品牌和人大特色。

强化学科建设,夯实思政课的学理基础。办好思政课离不开坚实的哲学社会科学基础,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支撑。中国人民大学着力打造引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独树一帜”的优势地位,发挥学科优势,强化科研创新,全面夯实思政课的理论根基。长期以来,学校围绕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尤其是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系统性、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组织教师扎根中国大地,开展科研攻关和实践探索,先后推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丛书》(30 卷)、《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十卷本)等多部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坚持用科研支撑教学,以重大问题研究带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思政课教育教学提供坚实学科基础和学理支撑。

推动改革创新,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就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中国人民大学聚焦明理明道,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依托“千人百村”“街巷中国”等品牌活动,不断强化系统讲授、专题教学、实践教学协同效果,共同推动思政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从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切实打造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大思政课”;聚焦入脑入心,直面学生现实关切和思想困惑,深入研究学生普遍关心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以讲好课堂“必答题”为研究导向,组织教师集体攻关,产出优质教学资源,在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上下功夫;聚焦落地落实,针对当代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的思维特点、学习习惯、成长规律,把“智慧课堂”等新技术引入思政课教学,筹建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室,推动人工智能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贯通与衔接联合,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强调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一次重大理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进一步强调要“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论断为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开设思政课指明了新的方向。

打通学段衔接,为循序渐进开设好大中小学思政课畅通渠道。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个接续的传道过程。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这就需要在纵向设置方面处理好学段差异与全程贯穿的关系,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在各学段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中,实现全覆盖、贯穿全过程。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大学与第一所中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延安中学“手拉手”,以线上方式举办共同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专题活动,这既是跨越地理空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课堂的有机联动,也是共同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有益尝试。

整合各方力量,为构建协同育人大格局汇聚资源、凝聚合力。思政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队伍建设、丰富育人资源,擘画协同育人“同心圆”。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中国人民大学目前拥有 17 名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和主要成员,居全国高校之首,9名教师入选新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名列高校第一,其中秦宣教授担任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组长;同时,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输送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坚持高端品质、精实工作和尖端技术,打造思政课教育教学资源平台,创设思政课教学展示的示范窗口,凝聚讲好思政课的最大合力,在助力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建设中,不断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以更好地服务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牢记重要嘱托,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多“金课”。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大学寄予厚望,并勉励我们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多“金课”。中国人民大学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和学科特色,积极服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重要工程,创新大中小学“学、研、讲”一体联动的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机制,发挥资深专家学者把关定向作用,努力打造“骨干培养、重点宣讲、全员学习”的格局,致力于推动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为新的起点,学校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为培养一大批“复兴栋梁、强国先锋”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张东刚,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原文载于《时事报告》第6期。)


友情链接: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Copyright © 2018-2022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党委人民武装部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  知行F楼6层

邮编:100872      电子邮箱:xsc@ruc.edu.cn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