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实地研习“千万工程”,亲身感受“万千气象”,人大师生调研团赴浙江开展主题教育特色践学活动!

发布日期:2023-06-18    

千万工程 万千气象

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习近平同志两次率队访问中国人民大学,就全面推进省校合作签署备忘录,主讲“人大代表人大行”报告会,让“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以最鲜活的方式走进人大校园、涵育人大学子。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要决策。20年来,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下扎实基础。

6月8日至12日,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之际,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党建和思政工作委员会师生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等组成师生调研团,与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联合开展“千万工程”调研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易,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郁建兴,党委副书记方向明,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何显明等出席启动仪式,60余位师生分2支队伍2条线路深入浙江6个地市、10余个村庄开展实地调研。

中国人民大学通过调研深刻理解“千万工程”二十年的思想脉络、发展轨迹,扎根这片习近平总书记曾工作过的沃土,将学习调研“千万工程”、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起来,在思想萌发的“第一现场”上好“有风景的思政课”。中国人民大学将联手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打造一系列“千万工程”思政金课微视频,撰写一系列“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案例报告,为推动“千万工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供具有高精尖水平的优质资源,讲好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生动故事,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作出应有贡献。

乡村振兴,共富之路

淳安县下姜村,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的基层联系点,他曾先后四次到下姜村,期待“下姜村的发展,就好像一滴水,折射出全省农村发展的整体状况”,指引下姜村从穷山村蝶变为“绿富美”。调研团认真聆听原村党支部书记姜银祥深情讲述的“习近平总书记与下姜村”的故事,深入了解从“土墙房、烧木炭、半年粮,有女莫嫁下姜郎”到“农家乐、民宿忙,游人如织来下姜”的下姜之变,深刻领悟“先富帮后富,不让一个人掉队”的下姜理念。

淳安县 下姜村

点石成金,翻天覆地

在义乌市横塘村,调研团走进当年的横塘村村委会议室,正是在这间会议室,习近平同志将义乌的发展概括为“‘莫名其妙’的发展、‘无中生有’的发展、‘点石成金’的发展”,成为“义乌经验”最精辟、生动的注解。调研团来到横塘村的“清风小院”,横塘村村民金永良回忆了当年在家中接待习近平同志的场景。“习近平总书记问得很细,从孩子们的工作到灶台平时用途”。如今,横塘村已整体拆迁变成了义乌横塘公园,村民们从美丽乡村搬入了现代化社区。习近平总书记的临别祝福成真,“从村民到居民,我们真的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

义乌市 横塘村

信仰燎原,真理最甜

义乌城西街道分水塘村是《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的诞生地,也是翻译者陈望道先生的出生地、成长地。调研团来到分水塘村,走进柴屋旧址,正是在这间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两条长凳架起旧木板、既做床铺又当书桌的屋子里,陈望道首次翻译了《共产党宣言》,为革命先驱者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在望道展示馆,调研团详细了解了陈望道的成长经历和革命生涯,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细细品味老一辈共产党人精神之甘、信仰之甜。

义乌城西街道 分水塘村

五水共治,绿色发展

在被称为“中国水晶之都”的浦江县,调研团深入上河村探访这个昔日的“上访村”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到“白墙灰瓦、波光粼粼”的变迁,详细了解“千万工程”如何改变上河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状况。调研团走街串巷,与村民座谈,了解到正是因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停了所有水晶加工点,上河村的“母亲河”壶源江才逐渐从“牛奶河”变得清澈见底,才有了今天“美丽宜居示范村”和中国首个诗人小镇的名气。

浦江县 上河村

山水寄情,创意赋能

在德清县莫干山镇庾村,调研团参观莫干山交通馆、庾村广场、莫干山民宿学院、巾帼创业市集、瓷板画展览馆等地,学习感悟“千万工程”实施以来莫干山镇的发展历程。莫干山镇依托莫干山风景区优势,围绕“山水美、农家富、社会和、机制新”目标,以“生态立镇、旅游强镇”为发展战略,通过兴办现代教育、发展新兴产业、打造美丽乡村、创建美丽乡镇,实现和美家园建设全覆盖。在参观过程中,调研团进一步深入了解了莫干山镇“生态农业、休闲旅游、文化创意”三大产业发展历程和经验,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千万工程”的实施成效。

德清县 莫干山镇 庾村

未来乡村,数字智理

在德清县五四村,调研团深入五四乡村服务中心、大数据技术应用平台,了解五四村以“整村景区”为定位的乡村振兴战略、“企业+村集体+村民”的村庄经营新模式等多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五四村通过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化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创新落实土地制度改革,已逐步发展成为集品质人居、乡村度假、生态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振兴标杆村,并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在参观过程中,调研团既切实感受到五四村宜人的人居环境,也对面向未来的美丽乡村建设图景有了更加深刻清晰的认识。

德清县 五四村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在长兴县画溪街道新能源小镇,调研团参观天能、超威等新能源企业,调研小镇建设情况。2004年6月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天能公司考察,鼓励天能集团加快腾笼换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近年来,天能、超威等新能源企业依托高端科技平台,引进人才专家,创新科技理念,通过改进铅(锂)蓄电池并研发新型电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路线。通过学习天能、超威等新能源企业的发展经验,调研团既进一步领会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也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更加充满信心。

长兴县 画溪街道 新能源小镇

红色精神,绿色振兴

作为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新四军革命旧址群,长兴县江南红村(煤山镇温塘村)被赞誉为“江南小延安”。调研团深入领会其所承载的丰富红色遗产与革命文化精神,详细了解红村党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嘱托,通过打造绿色动力电池、智慧能源和资源循环利用等高附加值产业,成功实现以红色精神锻造绿色经济、铸就实现共同富裕新金山的生动实践。

长兴县 江南红村

一片叶子,一方百姓

安吉县黄杜村被誉为“中国白茶第一村”,全村白茶种植面积达1.2万亩。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黄杜村调研,肯定安吉白茶产业,称赞“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一片叶子”不仅富了安吉,还通过“捐好扶贫茶苗,结出富裕果实”带动着更多地方发展,书写了“南方有嘉木,苍山情深深”的感人故事。调研团与党总支委员、村监委主任丁建芳交流“中国白茶第一村”的传奇故事,畅想“千万工程”的美好未来。

安吉县 黄杜村

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在“两山”理念诞生地安吉县余村,调研团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足迹,切身感受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靠山吃山”的石头经济为村里人带来了第一桶金。但也导致了黑雾蔽日、浓烟遮天的环境污染。2005年8月,习近平同志到余村调研,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数十年间,余村坚持践行“两山”理念,由“脏乱差”蝶变为“绿富美”,从“靠山吃山”的粗放发展到“以山养山”的乡村振兴。调研团参观了余村村史展览馆陈列的今昔巨变,聆听了“余村故事”宣讲团的动情宣讲,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中感受理论力量。

安吉县 余村

第一现场,热气腾腾

王衡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部主任

从上山文化的“万年稻米”到浦江的“五水共治”,从横塘公园的“义乌发展经验”到分水塘村陈望道故居里“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从淳安下姜村的“第一口沼气池”到习近平总书记寄来亲笔签名的“十九大首日封”,此次“千万工程”调研让我们循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萌发与实践的轨迹,在历史现场中更加真切、更加深刻地感受着真理之光和思想伟力。一路上看到的画面、听到的故事、触摸到的情感、感受到的震撼,都成为了我们思政课教师讲准、讲深、讲透、讲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手素材和宝贵资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把“千万工程”的实践场景带回课堂,充分结合这些生动的案例,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努力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透彻的道理讲透彻。

张苗苗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形势与政策课教研部主任

2003年,在浙江主持工作的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千万工程”。20年过去了,“千万工程”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浙江“千万工程”调研行,让我领略到“户户是景”“村村是画”的和谐图景,也让我感受到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蓬勃生机。作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不仅要讲好浙江“千万工程”的新发展、新成绩、新做法、新经验,更要讲好这背后的道理与逻辑。要通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大地上的生动实践,讲准、讲深、讲透、讲活这一思想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讲好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讲好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讲好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

兰洋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主任

今年是“千万工程”实施二十周年,有幸参与中国人民大学与浙江工商大学共同启动的“千万工程”调研,亲身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大地上的生动实践。其中,义乌市城西街道横塘村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案例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文化建设始终贯穿其中。在脱贫攻坚中重点解决了“给文化”的问题,重点推动了乡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建设,保障了乡村地区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而在乡村振兴中,要重点解决如何“用文化”的问题,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多重功能价值和综合带动作用,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我认为,横塘村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三个重要经验:第一,以特色项目带动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第二,以吸引人才筑牢乡村持续发展基石,加强对乡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培育和支持;第三,依托互联网传播形式展现美丽乡村新品牌、新形象,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

李家瑞

经济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

作为一名经济学博士研究生,通过本次的“千万工程”调研,使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浙江大地上的生动实践。从五四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到庾村主打民国风情的特色旅游产业,莫干山镇瞄准自身区位优势,走在全国乡村现代化治理前列。从画溪街道的新能源高精尖企业到江南红村的红色基因传承,长兴县以红色精神指引绿色经济,依托“红绿金”模式推动县域经济从粗放式转向内涵式增长。从余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旅游实践,到黄杜村“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创富故事,安吉县恪守“两山”理念,描绘出了一幅以党建引领共同富裕的感人画卷。历经数日行程,我对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需要一个创造性转换的过程,湖州市人民就牢牢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八八战略”部署,建设适合地域特征的高附加值产业,基于品牌化、专业化和精益化生产,切实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此过程中,党员牢记使命初心与责任担当,创新敢为人先,致富不忘乡里,以党建助力集体经济发展,共同探索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在今后的科研学习中,我将牢记“千万工程”的鲜活案例,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力争讲好中国故事,学会记录时代精彩。

张渠成

国际关系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

怎么富起来,富起来之后怎么办?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什么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在这次调研中听到了最鲜活的故事,看到了最生动的案例。从历史深处,我们看到革命先辈在敌人心脏地带艰苦斗争的人格伟力;向未来进发,我们看到人民群众求发展、建文明、树和谐的创新活力。穿越时光始终如一的,是党对人民的信仰、人民对党的信任。这次调研以最直接也最有力的现实故事,向我们诉说了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一个个理论创新背后一片片乡土沧海桑田的巨变。未来,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好、提炼好、推广好相关案例经验,让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千万工程”经验在更广阔的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朱芷萱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本次调研学习是在实践中增长自身本领的宝贵机会。在追寻领袖足迹、感受思想伟力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浙江乡村从“环境佳”到“生活便”、从“颜值高”到“心灵净”、从“一时新”到“持久美”的华丽转身。二十年来,“千万工程”久久为功,深刻体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钉钉子精神,实现了由“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的伟大迈进,不仅描绘了浙江乡村的美丽风貌,将浙江打造成城乡共同繁荣的实景案例,而且提前演绎着整个中国乡村振兴、民族复兴的未来。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要认真学习、灵活运用“千万工程”的经验与方法,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其转化为学习科研的前进动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乡村振兴、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艾提娜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跨越浙江大地的学习调研之行,我体会最深刻的一点就是当地经济发展与绿色环境的并驾齐驱。每一张照片、每一处风景都在诉说着“美丽风景”向“美丽经济”有效转化的故事,“千万工程”实施前后农村面貌的鲜明反差,让我真切感受到农村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亲身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这片土地的生动实践,进一步理解了乡村振兴的意义与内涵。作为即将步入社会工作的在校学生,我将认真学习“千万工程”的经验,感受其中的为民情怀和方法论,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努力结合实践为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王海蓉

哲学院2019级本科生

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从“两山”理念发源地安吉余村到数字化成就斐然的五四村,从风景宜人的庾村创意集市到新能源企业集聚小镇长兴,一幅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实践图景徐徐展开。所到之处,处处皆碧水青山,处处是人和家富,处处有治理智慧,行走在“浙”里,令人惊讶,令人喜悦,令人收获颇丰。在“浙”里,我更加深刻感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前瞻性与真理性。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05年就首次提出“两山”理念,坚决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如今“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已成为万千浙江人民的自觉行动,真理的力量真正转化为广袤土地上的真切发展成果。在“浙”里,我亲身触碰人民领袖“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同学们烈日下走访几个村庄已是大汗淋漓,而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短短118天中走遍浙江11市、25县,拳拳为民情令人敬仰。青年学子定要扎实调研,走进群众,不负人民。在“浙”里,我更加深切理解“当代青年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行程中接触到很多基层干部,每位干部都干劲十足、充满斗志,言语间尽是对乡村发展的期待和对人民群众的责任。我们深受感染,深受触动,也发现发展的机会不仅在高楼大厦里,也在村庄田野间,祖国的每一处角落都需要人才、渴望人才,当代青年大可以实干兴邦,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郑槐泠

法学院2019级本科生

我们吃的稻米,最早在多久开始完整地经历了从栽培、收割、脱粒加工到食用的全过程?我们喝的水,为什么能如此清澈而充足?义乌的发展为什么被称为“莫名其妙”“无中生有”和“点石成金”?“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诞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一条可持续和可复制的乡村振兴之路是什么样的?怀揣着这些疑问,我踏上了本次“千万工程”的调研之路,置身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萌发与实践的真实场域,在乡村、在基层发现了我们在经济、文化、环境等诸多领域的“最早”“最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领袖的高瞻远瞩和系统谋划,也更加深刻感受到总书记寄语我们要“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的寄望之深、教导之切、嘱托之重。我们要抓住学习只有“现在进行时”的关键时机,第一时间总结调研成果,第一时间传递调研收获,让“千万工程”厚重的理论根基、鲜活的实践案例、向上的精神面貌走进我们的学习生活,为我们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打下坚实的成长坐标。

扎根热土,上好生动一课!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的地方,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我们将以“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带着深厚感情、带着坚定信仰,在书写“千万工程”非凡实践的这片热土上,认真学习、踏实行走,深入思考、鲜活讲述,上好这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生动一课!


友情链接: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Copyright © 2018-2022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党委人民武装部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  知行F楼6层

邮编:100872      电子邮箱:xsc@ruc.edu.cn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