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张维为教授为我校师生解析“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

发布日期:2012-06-13    

6月11日,曾担任邓小平等多位国家领导人英文翻译,走访过一百多个国家,现在瑞士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任教的张维为教授莅临我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名师讲坛,以“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为主题,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形势与政策报告。

报告会开始前,在明德主楼14层会议室举行了中国人民大学形势与政策教育特聘专家聘任仪式,马俊杰副书记向张维为教授颁发聘书,并赠送学校纪念品,正式聘请他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形势与政策教育特聘专家。马俊杰副书记表示,张维为教授2010年暑期国际小学期曾应邀在我校开设课程,受到人大学子的热烈欢迎,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再次请到张教授前来讲座,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合作,进一步提升同学们对国际形势和中国国情的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

聘任仪式结束后,张维为教授来到明德国际楼0408报告厅为前来听讲的师生作以“中国道路和中国话语”为题的形势与政策报告。他结合自己为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担任翻译,走访世界各国的经历和深厚的国际关系理论素养,谈了自己对中国崛起、中国道路以及中国话语的看法,并向同学们展示了很多直观的照片。他认为,中国和西方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不考虑具体国情,盲目崇拜西方的政治经济模式,希望通过照搬西方的一套解决中国的问题是浪漫主义,不切实际的,经过苏联、东欧多个国家的实践也证明是不可行的。我们有着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底蕴,又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辉煌成就,有资本也有必要对自己国家的发展和未来抱有信心,不应妄自菲薄。在面对国际社会源自西方思维模式的非议和挑衅时,应该建构以东方文化和思维模式为基础的评价标准和话语体系,而不是盲目遵从西方标准,从而打破舆论上的被动局面。

张教授的报告理论结合实例,角度新颖,分析透彻,让在场师生深受启发,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报告结束后,在场同学踊跃提问,分别就社会分层、创新、教育等问题向张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得到了张教授详细的解答。

报告会后,现场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认为张教授在东西方“比较标准”选择上的看法,对中国改革开放中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与对外开放八点经验的总结,以及对民族自信和中国话语的论述都令人印象深刻,为大家认识当前形势与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

友情链接: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Copyright © 2018-2022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党委人民武装部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  知行F楼6层

邮编:100872      联系电话:010-62513855     电子邮箱:xsc@ruc.edu.cn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