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晚6点,“读史读经典”系列讲座第十五场在公教1101教室举办。此次讲座的主题是《史通》解读,我校历史学院牛润珍教授担任主讲。

讲座伊始,牛教授首先向同学们抛出了五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史通》?《史通》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怎样了解《史通》的作者?《史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读《史通》?牛教授在此后的讲座中就这五个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在读《史通》的意义与方法方面,牛教授强调了本书的学术价值,并指出,“读书要把握两点:一是读书的顺序;二是读书的选择。古人的顺序,是先经书,再史书,后诸子;选择要读的书,要结合自己的专业与兴趣,而且要读经典。”牛教授指出,同学们在看书的时候不应该只看知识,应该先看结构,如何谋篇,构建理论框架;史学要求真、致用,史学的生命在于实用。读《史通》的意义,在于用历史回答现实问题。
随后,牛教授给大家介绍了本书作者刘知幾的早年经历与创作《史通》的缘起,概括了《史通》的篇章结构与主要内容。牛教授建议,读《史通》可以先从《六家》、《二体》、《直书》、《曲笔》、《古今》、《正史》、《自序》这七篇入手,有助于同学们理解。最后,牛教授带领大家完成了刘知幾的《点烦》篇的三个练习。
通过牛润珍教授的解读,同学们对于《史通》一书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于中国史书的发展脉络也更为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