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鉴古知今•述往思来” ——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学子读史知行计划”正式开营

发布日期:2016-01-19    

2016年1月18日,作为我校“读史读经典”项目的重要活动之一,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处举办的“两岸学子读史知行计划”拉开帷幕。来自宝岛台湾的同学们在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克思明教授带领下顺利抵京,与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的师生们一同开启在北京为期一周的史学研讨与实践活动。

当天下午,“两岸学子读史知行计划”开营仪式在历史学院正式举行。出席活动的有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黄兴涛教授、学生处处长宋大我副教授、台湾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克思明教授、历史学院党委副书记方玉萍老师,学生处、历史学院相关负责老师、2016年“两岸学子读史知行计划”全体学员参加了开营仪式。

黄兴涛院长首先致辞,欢迎克思明教授和辅仁学子们一行远道而来,并针对本次活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黄院长指出,两岸同胞文化相通、情感相连,互相认知和理解的重要基础就是历史和文化,因此,开展“读史知行”活动,特别有意义。最后,他祝愿台湾师生们在北京学习、考察顺利,两岸学子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接下来,学生处宋大我处长向大家重点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读史读经典”项目的具体内容、举措和实施情况,他表示,阅读经典可以涵养大学校园的人文底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两岸共读一本书”活动,同学们能够体会同根同源的文化,增进相互的了解。

随后,辅仁大学克思明教授深情地回忆起自己1990年第一次来到人民大学的情景,道出了与人大的不解之缘。克教授阐释了知行的关系,并勉励同学们好好珍惜这次交流机会,祝愿活动圆满举办。

最后,学生代表陈伟铭发言。他说:“历史是人类共同记忆的凝结,记录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读史可以怡情,可以广才,可以增智。”他希望在未来的一周时间里能够和大家相互学习、增进友谊。

传统文化是海峡两岸的精神之源,是两岸交流的重要文化基础。鼓励传统典籍阅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厚重明礼之人才,亦是两岸高校一以贯之的教育宗旨。本次活动以“鉴古知今·述往思来”为研习宗旨,以“两岸共读一本书”为主要研习方式,以史学经典阅读为基础,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研讨、参观调研、文化交流等活动,促进来自海峡两岸的青年学子在共同的文化血脉中增进友谊、共同成长,引导两岸学子在阅读分享和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涵养人文底蕴,深化对中华文明的理解和认识,在“鉴古知今·述往思来”的过程中促进交流共融。

友情链接: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Copyright © 2018-2022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党委人民武装部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  知行F楼6层

邮编:100872      联系电话:010-62513855     电子邮箱:xsc@ruc.edu.cn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