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共克时艰、共盼春来 ——各学院党组织书记的战“疫”宣言

发布日期:2020-03-11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指示、发出号召,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中国人民大学各学院党组织书记闻令而动、听令而行,站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政治高度,坚决贯彻党中央、教育部党组、北京市委以及学校党委决策部署,认真履行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党建引领的重要职责,将学院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着力抓实师生思想政治与身心健康防护网、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安全线、建强讲政治讲党性讲担当的战斗堡垒,为打赢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本期战“疫”宣言,我们邀请了学校部分学院的党委(党总支)书记,聆听他们对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和对同学们的殷切期许。

黄兴涛

历史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战“疫”宣言:新冠肺炎疾疫是残酷的。它带来灾难,带来教训,也让我们在抗击之中感受到人间的温情、组织的力量与努力的方向。今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寻求发展之道时,切不可忽视与自然的和睦相处,这是人类未来生存的根基与命脉所在。在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中,人大的学子们经受了考验,显示出自己应有的担当和品格。眼下,疫情还在防控关口,同学们仍不可掉以轻心,需要继续保持清明的理性、沉着的心态、青春的活力,去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地完成自己未竟的“功课”,做一个有信心、守纪律、有尊严的防疫人与抗疫士,同时还要努力学会去做一个善反思、有理想、肯奉献的建设者。

汪永红

国学院党委书记

战“疫”宣言:新冠肺炎发展之快、影响之广、冲击之深,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疫情发生以来,全院师生积极落实北京市及学校的各项工作部署,快速响应、积极应对;各尽其责、勇于担当;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感谢老师们悉心的教诲与引导;感谢同学们的承担与成长。新冠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致敬逆行而上的白衣天使,致敬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团结奋战。守护师生的健康,守护我们宁静的校园,待到春暖花开之时,我们再聚首。

孙华玲

财政金融学院党委书记

战“疫”宣言:疫情是一场大考,抗疫一线、学校、社区都是考场,这场考试不仅是对我们每个人的考验,也是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一次实战检验。在这张答卷上,无数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有被人们亲切称为“最美逆行者”的一线防护人员,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基层党员干部,还有身体力行甘为“疫期活雷锋”的防疫志愿者,他们书写了一个个践行初心使命的感人战“疫”故事,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行百里者半九十,疫情防控已到了最吃劲的时候。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让我们向英雄榜样学习,牢记初心和使命,展现担当和作为,继续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画好共抗疫情的同心圆,书写无愧于这个时代的答卷!

吕捷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

战“疫”宣言:在历史的时间轴中,此刻的艰难只是一个瞬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瞬间,让我们都沉下心来去思考,去重新看待人与自然、生与死的关系,重新回归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

在这个瞬间,我们感伤因疫情造成的种种悲戚和无助的同时,也可以去感受无数默默奉献的普通人身上所闪现的最光辉的人性,感受那些面对生死险境所表现出的泰然和无畏,那些人世间永存的真爱。

历史的瞬间终将过去,每一次磨难都会使我们的民族更加坚韧、更加自信,让我们一起守护这份坚韧与自信,迎接春天的到来。

蒲国良

国际关系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兼副院长

战“疫”宣言: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每一个人都是一场大考。在这一特殊而艰难的时刻,每一个人的担当都至关重要。无论是在一线奋力战斗,还是在后方默默参与,抑或是在家苦苦坚守,所有的付出都是贡献。劫波过后,相信我们每一位国关学子都能扪心无愧地说一句:作为国家公民,我始终在岗!不仅如此,人类的每一次磨难都会伴随政治学的省思。所以,劫波过后,相信我们每一位国关学子也都能扪心无愧地说一句:作为政治学人,我始终在场!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只要我们戮力同心,共克时艰,相信这个“历史的进步”一定会早日到来!

张淳

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

战“疫”宣言: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全国上下齐力攻坚克难、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紧要关头,人大艺术人用画笔、音符、设计凸显出“为人民而艺术”的理念,组织全院师生“艺起战疫”,“为人民画”、“为人民歌”、“为人民设计”……为武汉加油、向医护工作者致敬,宣传防疫知识,不断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在防控疫情斗争中砥砺政治品格、彰显使命担当。希望广大师生可以从大局出发,服从安排、积极应对,以实际行动保护好自己、保持好心态,从每个细节做起,坚决遏制疫情蔓延。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期待更多有志青年可以广泛参与到这样一次社会大考之中,共同接受时代的考验,将自己的青春与汗水抛洒在防控疫情的战场之上。我们相信,众志成城,向阳而生,疫情过后,定是春暖花开!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霞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战“疫”宣言:这个冬春,疫情肆虐,人大师生没有扮演“局外人”。虽不在抗疫一线,但大家用自己的思想与理论、知识与技能,积极支持抗疫、服务社会;“停课不停学”,面对疫情带来的重重困难,教师用心用情,学生聚精会神,守正创新、砥砺前行。有这样的师生群体,令人欣慰!疫情防控还在继续,相信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能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共克时艰,取得胜利!

陈红

信息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战“疫”宣言:当前抗击疫情处在关键时期,看到疫情的快速好转,相信大家都对党和国家抗疫斗争充满信心,也都想为抗击疫情做贡献。我们安心宅家,遵守学校和社区要求,注意防护,不让自己和家人冒险,不为社会和学校添乱,这就是在以实际行动支持抗疫。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利用好在家的时间,以网课、研讨、读论文、写论文等多种形式,为自己积累知识,积累成果。在这段难得的宅家时间里,我们可以多陪家人,多做家务,感受亲情,奉献孝心。让我们共同期待着返校的那一天!

旋天颖

数学学院党总支书记

 

 

战“疫”宣言:疫情打乱了整个社会原有的节奏。没有旁观者,战疫全胜需要我们每个人全力以赴。战疫过程中,一个个故事、一个个人物,甚至是一个数字、一张图片,一再具体鲜活地诠释着生命、价值、责任、担当、奉献的内涵与意义,当我们为之感动、感叹的同时,作为人大学子,我们更应该沉淀和思考,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如何做,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无愧于“国表社栋”的称号。希望每个人能踏着自己在这场不寻常经历中留下的印迹,迈出更坚实的步伐,找到正确的方向。期待我们早日在人大校园相聚!

臧虹

理学院党委书记

战“疫”宣言: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这场无硝烟之战中,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们人民大学的师生始终保持着与党和国家一脉相连的使命感,无论是从春节一直坚持工作的老师,还是志愿服务中的师生,还是响应号召在家学习的同学,大家戮力同心,尽己所能,人大故事温暖和鼓舞着人大人。疫情下的我们坚持工作学习,并承担起社会责任,在关键时刻体现出党员、团员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我们在众志成城中已经激发出更强的勇气与信心,迎着病毒之战继续前行,迎接春天里的胜利与相聚!

李家福

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战“疫”宣言:岁末年初,大疫席卷,病毒骤起,一场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期而至,大江南北严考当前,全国上下众志战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试金石,需要你我同舟共济,同频共振,携手协力,共克时艰。身为人大公管师生,当下更须恪守“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信条,践行“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理念,涵养家国情怀,弘扬公共精神,以公共之心,行公共之力,为战胜疫情贡献“公管人”的智慧和力量。天下没有拨不开的阴霾,地上没有跨不过的沟坎,冬天已经逝去,春天就在眼前,只要我们慎终如始,担当作为,玉兰花开之时,海棠绽放之际,你我一定会相聚在求是楼前!

张斌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战“疫”宣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全体师生都加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按照党中央的总体部署,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确保校园一方净土,保持着“零确诊、零疑似”的良好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当前已初步呈现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这给所有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更激励着我们要稳住神、屏住气,一往无前抗“疫”到底!我们基层党组织始终将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置于首位,学院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悉心关爱学生,引导同学们停课不停学,安居不虚度。我相信,在春暖花开的不久将来,这方精致的校园中定能恢复朗朗读书声,也会看到大家青春跃动的身影。希望同学们将战“疫”经历作为学习成长的“实践课”和“试金石”,按照学校和学院的整体安排,振奋精神、抓好学习、毫不松懈、坚持到底,就像我们的校歌中唱到的那样:“昂首看那边,胜利就在前面!”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学校党委以及各级党组织的统筹部署下,人大师生一定能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夺取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让我们共同期盼春暖花开时,在一勺池畔的久别重逢!

友情链接: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Copyright © 2018-2022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党委人民武装部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  知行F楼6层

邮编:100872      联系电话:010-62513855     电子邮箱:xsc@ruc.edu.cn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