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六十年前,有一位伟大的战士——雷锋,他团结人民、无私付出、舍己为人,其行为被人铭记,其精神为人传承。六十年后,庚子新春,疫情肆虐,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打响,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冲锋在战“疫”前线,他们不怕牺牲、一心为民、甘愿奉献,构筑起人民群众的健康防线。今天,让我们走近四位人大学子,他们的家人都是志愿奋战在援鄂一线抗击疫情的白衣战士、新时代的活雷锋。父母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激励着他们向父母学习,弘扬雷锋精神,传承公而忘私的风格、奋不顾身的斗志,矢志为社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01 直面疫情冲向前,此间精神永灼灼
公共管理学院易昊明同学的父亲是陕西省首批援鄂医疗队队长易智。当得知援鄂医疗队急需一名牵头负责人,陕西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多年从事医院感控管理的专家易智,主动请缨、出征武汉。从大年初一直至现在,易智和陕西省援鄂医疗队的同志们一直奋斗在抗疫一线。长时间远离家乡、辛勤工作使很多队员身心疲惫。作为医疗队队长,易智不仅要做好手头的业务工作,还要关心队员的身体状况,安抚队员的心理情绪。情人节那天,易智买来玫瑰花,挨个敲开了医护人员的房门,给予大家一份情人节别样的浪漫。白衣天使们在武汉度过了一个特殊而有意义的情人节。

易昊明的父亲出征
父亲的出征,让易昊明同学深深感受到何为责任和担当。父亲奔赴前线后,易昊明便成了家里的主力,学业、家务都毫不耽误。她总是积极关注新闻热点,把重要的信息转发到家庭群里,关心、提醒家人。她相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阴霾终会散去,迎接我们的必定是温暖柔和的阳光。在学雷锋纪念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她想对父亲说一句:“爸爸,谢谢您!您是我们的骄傲!”
02 勇做战“疫”螺丝钉,身在后方做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本科生刘思远的父亲目前在武汉雷神山医院进行中医治疗工作,母亲则正参与着上海市的防控战疫。作为医护人员家属,刘思远同学深刻感受到一线医生们的难以想象的辛苦与付出,他们每一个人都生动体现着动人的雷锋精神。

刘思远的父亲出征
父母在前线抗疫,榜样的力量也激励着刘思远同学。他一方面积极支持父母,一方面投身志愿服务工作。疫情期间,他主动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协助小区居委会,帮助工作人员进行小区大门口的进出登记管理和处理快递相关问题。网上不时出现一些来路不明的信息,刘思远同学每次发现后都第一时间与父亲沟通了解真实情况,主动站出来批驳谣言,稳定大家的情绪。刘思远同学表示,抗击疫情,人人有责,我们当积极弘扬雷锋精神,抗疫必将取得胜利,温暖的春天已经不远!
03 雷锋精神永存,志愿于我人人
商学院邵本原同学的母亲参与过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斗,今年新春,她又毫不犹豫地奔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前线,在武汉中西医结合医院负责感染防控、医护人员管理与督导工作。邵本原动情地说,母亲在工作中要随时进行工作整体把控和人员培训,承担着很大的压力,非常辛苦。他盼望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早日被击垮,母亲和其他所有医护工作者能够早日平安归来。

邵本原与父母
邵本原说,母亲以及千千万万医护工作者身上体现的奉献精神,令他敬佩与动容。在母亲的激励下,他很早就开始了志愿服务工作。暑假期间,他前往江苏支教,与同伴为当地留守儿童讲解趣味知识,丰富他们的假日时光。疫情期间,他一边关心着战斗在一线的母亲,一边认真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并努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学雷锋纪念日里,邵本原认为,疫情面前,雷锋精神落在当下,行在实处,就是要听从指挥服务大局,少出门不添乱,做志愿帮站岗,全民同心同力打赢这场人民战争。
04 寄赤心与椿萱,话诺言向未来
劳动人事学院叶学盈同学的母亲是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元宵节当天,本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然而当医院召集支援武汉的电话打来,叶母一口答应下来,志愿前往武汉江汉方舱医院,参与疫情防护一线工作。母亲的工作十分辛苦,叶学盈很是心疼,看到身边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事迹,她对母亲以及其他所有医护人员一心助人、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表示由衷的敬佩与感动。

叶学盈送母亲出征
叶学盈同学表示,自己身在后方,一定会严格遵守居家防疫要求,在日常琐碎小事中,把防疫落到实处,为抗疫做一份贡献,同时认真完成好自己的学业,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让母亲放心。最后,叶学盈同学想给自己的母亲寄去一声嘱托,希望她注意身体,万事小心,自己一定会守好后方,等待花开之日。
只要心怀温暖,春天总会来临;只要心怀希望,胜利不会遥远。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雷锋精神正处处闪耀光芒,榜样就在人大学子的身边,一位位新时代的活雷锋激励着每一个人,传承弘扬好雷锋精神,大家拧成一根绳,形成一股力,为防疫抗疫奉献自己的一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疫情的严冬即将过去,温暖的春天已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