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在经历中学习 | 刘伟校长主讲疫情防控公开课,人大学子反响热烈!

发布日期:2020-03-06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同心抗疫。伴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与疫情走向同样令公众高度关注的莫过于疫情后的中国经济走势。新冠肺炎疫情对2020年中国经济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向好根本趋势是否会改变?未来该如何转变发展方式?3月5日上午九点,“在经历中学习——疫情防控公开课”首堂课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平台上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教授以“如何看待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为题,从经济学科专业视角解读疫情防控对中国经济的宏观影响,在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群体中引发热烈反响。

经济学院

2017级博士生张仲

经济学院2017级博士生张仲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面临着多项重大考验。今天上午刘伟校长在学习强国上分享了一堂精彩的课程,从经济学学理上讨论了“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面临的现实冲击、实现稳定的调控政策和稳步发展的信心来源。从现实冲击上看,疫情期间,国民经济的总供求都受到一定影响。与“非典”疫情期间相比,我国当前经济规模、结构均发生较大变化,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发生变化。从调控政策上看,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通过积极有效的需求管理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具体而言,财政政策上,我们需要做到积极有为,既要加大扩张力度,又要把握调控精准性;货币政策上,我们要在保持稳健的前提下做到灵活适度,避免大水漫灌,加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的政策效力。从信心来源上看,我们正处于经济增长保持强劲势头的“天时”,享有市场规模巨大、区域空间广阔的“地利”。同时,随着经济制度、法治体系、政治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我国拥有的制度优势更是我们应对疫情、推动发展的强有力“人和”保障。当前,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相信我们必将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8级博士生祝伟伟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博士生祝伟伟表示,观看了刘伟校长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中国经济发展的课程后获益匪浅,刘老师的讲授内容不仅分析了当前疫情下中国经济的特点,而且通过大量的经济事实和数据描述了中国经济的历史发展和未来趋势,从专业的角度对中国经济进行了透彻且深刻的学理性分析。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调整面临严峻挑战、经济增长面对下行压力的背景下,新肺疫情无疑是给经济持续发展带来了更为复杂的局面,加剧了经济“滞胀”危机,使经济发展陷入了两难境地。疫情发生后,我国社会制度优势在防控疫情中得以体现,但也逐渐暴露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些短板,一些尖锐性问题不断推向公众面前,新肺疫情对经济发展发起了一次猛烈的攻击。但是正如刘校长所讲到的,基于“天时地利人和”多方因素,中国经济向好的态势并没有改变。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提到,中国经济不是小池塘,而是大海洋。既然是海洋就无可避免会遇到风暴,我们需要坚信的是风暴过后必然会迎来风平浪静。面临疫情的挑战,国家经济发展需坚定制度自信,发挥公有制主体经济力量的优越性和资本的长处,优化资源配置,贯彻好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促进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经济学院

2019级硕士生门路

经济学院2019级硕士生门路表示,刘伟校长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经济数据信手拈来,案例故事旁征博引,古今中外条分缕析,将党言党语和学言学语有机结合,为同学们深入讲解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 解了思想的渴,补了精神的钙,壮了信仰的骨。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困难,我国的经济一定能够向上向好地发展。作为政治经济学专业的青年学子,我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坚持扎根中国大地,不断夯实学术功底,持续关注社会现实,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积极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国际关系学院

2016级本科生杨明聪

国际关系学院2016级本科生杨明聪表示,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在经历了部分领域按下“暂停键”的停滞之后,这个问题牵动着亿万中国人民的心。而刘伟校长的讲授,深入浅出的为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当前的中国经济是复杂的,我们经历着换档期、阵痛期、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面临着严峻的外部环境,疫情的发生更是从供需两端加大了经济下行的压力。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根本趋势不会改变,天时、地利、人和的基本条件不会改变。从推动七大经济体系的构建到在稳重求进的理念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刘伟校长在课程中为我们擘画了一张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的经济发展蓝图,让我们在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之下、在疫情面前看到了中国未来的方向。“时代是出卷人,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问题,需要不同时代的人去解决,这也是检验是否愧对于这个时代的标准。”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的成长期与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机遇期相叠加,我们更要牢记刘伟校长教诲,接好我们这一代人的接力棒,跑好我们这一代人的新长征,无论是疫情或是未来可能面临的困难,都要做无愧于时代的奋斗者。

信息学院

2016级本科生曹汉

信息学院2016级本科生曹汉表示,刘伟校长的课紧贴时事,对在新冠肺炎影响下的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进行了深入剖析和解读,不仅为我们因疫情在家的学生上了一节生动有趣却又不失严谨的经济学课,也为大家面对疫情、战胜疫情注入了一针有力的“强心剂”。刘伟校长主要从疫情的挑战、中国经济趋势、未来经济工作方式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影响,结合刘伟校长阐述的三方面,我大概总结出了三点感悟和想法:第一,新冠肺炎影响之大、传播速度之快、传播面之广泛为进入新常态只有短短几年的中国经济带来了严峻挑战,也让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的矛盾更加复杂,经济增速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危机成本的消化期都是中国经济必须直面的问题、挑战。第二,虽然疫情对中国经济尤其是短期经济的影响很深刻,对中国经济带来的挑战也很严峻,但也依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中国经济在近几十年出现的质态(产业结构)和量态(经济总量)的变化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三,疫情的发生对中国经济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经济应该积极把握住历史机会,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从高速度到高质量发展方式的转变,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学院

2016级本科生张驰宇

法学院2016级本科生张驰宇表示,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每一个人的生活节奏,同样也对我国处于转型期和阵痛期的经济带来了挑战。刘伟校长从宏观的角度对我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困难进行了解读,对2020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速和全年的经济增速进行了预估,我国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后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增大等一系列问题。结合自身实习的经历,从微观层面来看,疫情确实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冲击,如中小企业、个体户等资金链的断裂,因疫情停工造成的工期违约等等问题,在近期都集中呈现出来。但是正如刘伟校长所说,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没有改变,正视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在年后复工的初期,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等机构就迅速出台政策,盘活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同时我国2019年的GDP已经迫近百万亿,内部消费需求旺盛,投资需求和机会也不断增加。最重要的是我国拥有先进的制度优势,由中央统一进行战略部署,加上全国人民勤劳、奋进的决心,我国最终一定能战胜疫情,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

应用经济学院

2017级本科生文天懿

应用经济学院2017级本科生文天懿表示,“俯仰之间”看中国的经济,是本次公开课刘伟校长带给我的最大启示。所谓“俯”,就是立足当下,直面问题;所谓“仰”,就是环视全球,展望未来。如此高低结合,综合考量,才能更加准确的把稳中国经济的“脉搏”。

从“俯视”我们看见的是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首先要科学地判断、清醒地认识这次疫情对中国经济增长发生的严重的冲击”,疫情对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产生了不利影响,再加上中国经济进入了“三期叠加”的状态,使得我国面临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从“仰视”,我们了解到的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根本趋势。刘伟校长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无论是增长模式还是社会制度,无论是“梯度效应”还是产业结构,都表明着我国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风物长宜放眼量”,2020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在今年实现,我们要决胜全面小康,我们要圆满收官十三五规划,我们要打赢“三大攻坚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同时全面实现预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商学院

2018级本科生袁嫣

商学院2018级本科生袁嫣表示,刘伟校长从三个大方面,结合过去、当前、将来三个维度,从疫情出发却又不局限于疫情,全方位地分析了中国所面对的形势和下一步的方向。从现在的局势来看,疫情确实重创了我国第一季度的经济发展,也给第二季度的过渡和第三季度的恢复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如宏观上的“三期叠加”矛盾、微观上的供求关系矛盾等,更是深刻地体现了当前中国经济问题的复杂性。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了全国17万人参加的电视电话会议,重点布置了下一阶段复工复产的工作,足见中央对经济问题的重视;这段时间我也深刻感受到,除了在疫情防控上继续发力外,各级地方政府也在陆续铺平下一阶段经济发展之路,在经济结构优化、生产链打通、人才引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正如刘伟校长所说,疫情对中国发展和经济增长带来了深刻的挑战,但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根本的趋势;要实现这个趋势,根本上需要我国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危机危机,既有“危”也是“机”,相信中国人民必能克服困难,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财政金融学院

2019级本科生刘美辰

财政金融学院2019级本科生刘美辰表示,刘伟校长对疫情影响下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分析,放眼国内外两大视角,聚焦供给与需求两大方面,主讲三大问题,用历史的、联系的观点,严密串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当下和未来,一线多面、面中多点,在客观分析疫情与经济关系的基础上,以精准的语言系统地完成了对我国经济概况及其历史原因和客观规律的概括性总结。因而,本次讲座在我看来最大的价值有二:定心和指路。定心而后指路,指路所以定心,二者相辅相成,贯穿其中的即是科学的、现实的、积极的经济视角。无论是对习总书记“三期叠加”理念的具体阐述,还是对我国经济面向世界的贡献、困境与态度的解读,乃至所探讨的“第三个问题”中对应对特殊时期的解决方案的提出,都兼顾了事实资料的例证、数据变动的参考,和在客观规律基础上对未来趋势及合理方案的理性分析,体现了直面问题的反思精神和忧患意识,也展现了经济大国的自信和气度。

刘伟校长的讲解为同学们深入解答了疫情过后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不变的向好趋势,增强了同学们对中国宏观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认同,使同学们在经历中学习,在思考中成长,对于提振学生抗疫信心、丰富学科知识、开拓社会视野发挥了重要作用。

友情链接: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Copyright © 2018-2022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党委人民武装部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  知行F楼6层

邮编:100872      联系电话:010-62513855     电子邮箱:xsc@ruc.edu.cn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