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7日晚7点40分,由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科学研究中心的赵颖副教授带来的以“个性解读与职业规划”为主题的讲座在公教二楼2221准时举行。本次活动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处指导、中国人民大学自强社主办的,旨在帮助贫困大学生对自己的个性有更为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有更好的规划。活动吸引了大批同学积极参与,表现了同学们对这次活动的极大热情。
本次讲座分为3个模块进行开展。首先,赵老师以分析“卡氏十六种个性因素测验轮廓”为例,剖析了影响人的十六种个性因素;随后,又结合“霍兰德职业兴趣自测表”为同学们在做职业规划方面提供了一些建议。针对个性的发展和职业的选择,赵老师也提出了“认识自我和自我定位”的观点,强调要从现在开始积累一些工作经验,指出人只有在行动中才可以看到自己,知识并不等于能力。最后,赵老师在“他们是我的粉丝”这一模块,分析了一些她所崇拜的成功人士在获得成功的背后所具有的个性因素及其与他们职业的关系。
活动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在同学们热烈的鼓掌声中圆满结束,参与此次活动的同学纷纷表示收益颇丰。一位本科一年级的同学说:“这是我入学以来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第一次对自己的个性有了这么深刻的了解,也对自己今后的学习、生活和求职有了更好的规划。希望以后能够多参加这样的活动。”
据悉,本次活动是学生处对贫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的系列活动之一,由自强社具体组织开展。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了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同学立志成才的决心,增强了实现自我的信心,使他们真正成为有胆识、敢拼搏的自立自强之才,向“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