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人大学生党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暨首场名师导学报告会在八百人大教室举行。党委副书记马俊杰作动员报告。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张晓京、校团委书记郑品石,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分党委负责人和分团委书记参加动员大会。人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梁树发教授为同学们作了题为《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导学报告。动员大会由张晓京主持。
马俊杰副书记结合《学生党员学习实践活动方案》就人大学生党员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了动员,整体上介绍了学生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系列活动实施方案,着重指出了人大学生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系列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工作思路及工作安排。他强调,贯彻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结合实际,加强分类指导。针对学生党员群体的特点,围绕学校“内涵提高谋发展,特色强校创一流”的目标,组织全校党员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认真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与根本要求,以提升学生党员理论素养、党性修养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为目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马俊杰副书记指出,人大学生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系列活动的目标可分为学习目标和实践目标两个方面,其中学习目标是要提高学生党员的理论素养和认识水平,实践目标就是动员广大学生党员为学校的各项工作出主意、提建议,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他指出,人大学生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系列活动主要包括名师导学、学生论坛、基层实践活动、“我是学校主人公”活动以及毕业生教育等方面,由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牵头,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和校团委共同实施。
马俊杰副书记向梁树发教授颁发了“形势与政策特聘专家”证书。
梁树发教授围绕“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端正认识为重点、从“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体系”两方面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了详细阐释。

在“以人为本”的理解上,他从“人”和“本”两个角度进行了讲解。梁树发教授指出,从科学维度而言,“人”可以解释为人类、个人和人民三个层次:“人类”是相对于人与物的关系而言,“个人”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解释,“人民”则是赋予一定政治含义后的人类群体。“以人为本”实质上是以人民为本,是在这个特定社会制度下的含义。而“本”作为本源在价值观上是整体行为,是国家行动的原则与目标。作为价值观方面的“以人为本”,其科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在“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上,梁树发教授分别从发展是第一要义、社会发展、明确发展含义和如何发展、可持续发展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讲解。
梁树发教授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科学而独立的思想体系,是结合我国和世界发展的现实,对人类思想史上关于发展思想观念的概括和总结。另外,还要将“五个统筹”与社会建设纳入科学发展观体系,要从科学、统筹、和谐、和平、开放和合作等更广泛的方面理解科学发展观。
张晓京部长作总结指出,梁树发教授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核心、思想体系等方面全面深入地解读了科学发展观,对于提升大家的哲学思维和问题意识有着重要意义。她指出,学生工作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我校深入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要按照学校党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学生的情况和特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认真组织和推动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