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天之骄子,如今钢铁战士:探访携笔从戎的人大学子
(党委人民武装部 文/安娜)
时值201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入伍预征火热进行中,为了解正在部队服役的人大学生的情况,5月27日,校党委学生工作部、人民武装部和理学院、商学院相关负责人一行前往北京军区某部看望2008年参军入伍的三名同学:理学院2008级研究生董斌、理学院2005级本科生陈辉宗、商学院2008级本科生谭晓通。
上午11点,在理学院党总支书记李欣欣老师的带领下,一行人到达服役部队。董斌和陈辉宗以挺拔的军姿、标准的军礼迎接大家的到来。董斌所在的部队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志愿军的原型,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英雄的连队。简单的欢迎之后,双方在会议室进行了座谈。部队领导首先介绍了两人的表现,并播放了记录他们部队生活的短片。董斌在入伍第一年就被破格推荐到教导队参加集训,在学习训练中获得两次嘉奖、总评第二名的好成绩,由于表现突出,荣立二等功。同时,作为理论学习标兵在全团进行巡讲。陈辉宗参加了国庆联欢晚会光立方的训练、表演,由于表现优秀,被评为优秀士兵。部队领导对他们在部队期间的表现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感谢学校为部队输送了优秀的人才。
党委人民武装部周兴华老师介绍了学校在征兵入伍方面所做的工作。人民大学是一所与人民军队有着不解之缘的高等学府。自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陕北公学起,就有无数前辈校友携笔从戎,在纷飞的战火中铸就辉煌的人生。建校七十多年来,人民大学许多毕业生积极响应祖国号召,舍弃优越,从军报国,他们在实现自己光荣与梦想的同时,也为人民大学赢得了荣誉。特别是2004年,人民大学成为从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中征集新兵的试点院校,同时出台了《中国人民大学在校本科学生应征入伍优抚待遇暂行规定》,当年即有多名同学光荣入伍。此后每年人民大学都有一批同学光荣入伍,入伍人数在北京高校名列前茅。
接着,董斌和陈辉宗结合入伍一年半以来的经历,谈了自己的感受。董斌说自己身上有着两个烙印:人大学生和松骨峰战士,但无论是人大学生的光环还是荣立二等功的荣誉都不是骄傲的资本,而是激励他不断前进的动力,他要踏实认真走好每一步,不让学校、部队和自己失望。陈辉宗形容军旅生涯是自己的加油站和缓冲期,一方面对身体素质、思想政治觉悟、专业技术和意志品质有所加强,另一方面也在心智的成长成熟过程中体会到宝贵的人生哲理。
随后,理学院李欣欣、臧红两位老师谈了自己的体会。她们一致认为部队的锻炼给了两名学生脱胎换骨的改变。两名学生在校期间就很努力很优秀,不仅成绩优异,而且承担了很多学生工作,但是在部队的历练让他们意志更加坚强,做事更加踏实,得到了其他学生无法得到的锻炼机会。部队领导则表示人民大学优秀的学风、校风培养出了非常优秀的大学生,“学校把优秀的大学生送到部队,部队会再把优秀的战士还给学校。”
下午,一行人来到谭晓通所在侦察连的驻训地,此时已是阴雨绵绵,而部队的训练仍在进行。商学院何军鸣老师代表学院看望谭晓通同学。刚一落座,部队领导就对谭晓通赞不绝口,说他能文能武,是连队的“武器专家”。谭晓通入伍前就对武器装备非常痴迷,这些知识让他在部队如鱼得水,并在某新装备的研发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侦察连的训练比普通训练要艰苦一倍还多,攀登、匍匐、格斗、爆破、潜泳等都是他们的训练内容,谭晓通训练刻苦,成绩优异,还被选拔参加集团军的比武,表现突出。
随行的还有谭晓通的两名同学,他们表示谭晓通从精神状态到一言一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部队生活给了他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也锻造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商学院何军鸣老师总结道:“人生有军旅生活,一辈子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