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国情与青年的历史责任》系列课程第三讲在公共教学一楼1302教室举行。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吴文虎教授为我校学生作“信息科技教育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专题报告。吴文虎教授曾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普及委员会主任、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中国队总教练,被誉为“信息竞赛领域的教父”。
吴文虎教授以自己的大学经历引入,结合自身的专业背景和几十年的教育经验同大家分享了关于大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提升、素质培养等问题的独到见解,并就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吴文虎教授首先谈到了大学生应该如何学习的问题。他谈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和从中获得的体会,并告诫同学们,“进入大学以后要把自己清零,抛掉中学阶段的优越感,寻找新的学习方法,强化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计算机专家,他期望同学们能够结合人大的专业特点掌握计算机及数学工具,融会贯通,发挥所长。
接着,吴文虎教授结合自己几十年的高等教育经验深刻阐述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针对教育改革的途径和前景,他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勉励同学们要在掌握知识的 同时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技能,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素质、有道德的杰出人才。
然后,吴教授饶有兴致地给大家介绍了担任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中国队领队时的经历,生动讲述了在国际大赛中荣获金牌的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提起这些学生的成功经验,他说,实践在进步当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与人大“实事求是”的校训不谋而合。他更是用奥林匹克精神鼓励大家,追求“更快,更高,更强”。
而后,吴文虎教授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深入分析了关于如何培养创新能力的问题。他从强化实践、鼓励创新思维、注重内化、强调老师的责任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在谈到创新思维的培养时,他提醒同学们,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将“注重传统的继承、模仿和再造”改变为“对传统的怀疑、批判和超越”。他还说,从“知道”到“体道”的过程,就是“内化”。晓得做人做事的道理是“知道”,按照这个道理去身体力行就是“体道”。

最后,吴文虎教授拿出自己的新作《怎样做才能成功?——论拼搏精神与良好心态》与同学们分享,并生动演示了自己学生制作的“猜数字软件”。
吴文虎教授妙趣横生、深入浅出的讲解,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报告最终在同学们意犹未尽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