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3日下午,我校《当代中国国情与青年的历史责任》系列课程第二讲在公共教学一楼1302教室举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事业的创建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思礼先生为300余名我校学生作“中国航天与素质教育”专题报告。

作为新中国航天工业的先驱之一,梁思礼院士首先从人类对太空的向往谈起,通过大量生动、详实的事例,对中国航天事业做了全面介绍。他从1956年中国航天“初创的艰辛与挫折”开始,系统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历史与发展,并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做了展望,向同学们全面展示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艰苦创业到自主创新、不断壮大的光荣历程。

接着,梁思礼院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刻阐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中国航天精神。梁思礼院士早年就读美国,1949年带头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他谈起与当年留美同学不同的发展路径时说:“他搞的洲际导弹,瞄准中国;我搞的洲际导弹,保卫中国。”梁思礼院士用自己的真实故事生动地向同学们诠释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品质。
最后,梁思礼院士与同学们分享了对素质教育的思考,特别就公民素质、学术道德、责任人生等问题作了讲解。他语重心长地勉励同学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真正合格、有知识、有能力、有用的人。最后,他用英国文学家萧伯纳的名言与同学们共勉:“人生不是一枝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枝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烧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报告结束后,同学们围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等问题纷纷提问,梁思礼院士都作了耐心细致的解答。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10级国防生刘伯男来自甘肃酒泉,他用一个标准的军礼表达了对梁思礼教授无比崇高的敬意,梁院士激动地与这名同学握手交谈,全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报告会最终在同学们的依依不舍中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