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8日至12日,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Alejandro Martinez 担任特邀专家,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美国DEI共同主办的“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坊”如期进行,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40余名老师参加。
_调整大小.JPG)
“朋辈心理辅导”在斯坦福大学已经走过了40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咨询中心通过对斯坦福大学生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使之具备倾听、情绪处理、问题解决等专业的助人技能,那些完成75小时培训、考核合格的学生可以成为朋辈心理辅导员,全天候24小时给予主动求助的同学以热线或面对面的心理帮助。
我校学生工作系统有22名老师参加了工作坊,分别来自商学院、法学院等,人员包括学院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分团委书记、学生处、公寓辅导员代表等。
参加工作坊的老师普遍反响热烈,对于工作坊的举办给予了积极的肯定。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刘鹏表示“参与本次工作坊使自己在心理辅导的专业知识、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方面都得到了提高。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和学生工作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相关的学习也将为自己以后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帮助”。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纪红波谈到“本次工作坊的起点高、理念新、形式新颖、针对性强,响应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化的号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增强本校与国际知名院校的合作,另一方面为大家开展学生工作提供了高端平台。参会时通过与兄弟院校同行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大家都深受启发,希望学校以后能够引进更多类似的工作坊,将这类高效的工作形式进行推广”.

举办此次工作坊意义重大,学生处张玲玲副处长说“本次工作坊实现了两个“第一”。首先,这是我校第一次与国际一流高校合作开展的专业心理辅导工作坊,在响应我校国际化号召的同时,强化了心理辅导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其次,这是我校第一次针对学工系统进行的培训,参会老师的积极参与充分体现了工作坊的受欢迎程度,本次工作坊也将成为以后一系列培训活动的标志性起点。另外,通过与其他高校的交流,老师们都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收获”。
社会与人口学院的公寓辅导员代表杨同学说“我最大的收获是交流技巧的提升,朋辈辅导中很重要的技能是倾听,而不是一味地劝说别人。本次工作坊开阔了我的视野,加深了我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
此次工作坊,不仅提高了学工系统的工作能力,也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