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下午,《当代中国国情与青年的历史责任》系列课程第十一讲在公共教学一楼1302教室举行。清华大学谭浩强教授应邀为同学们作了题为“怎样走向成功之路”的精彩报告。谭浩强教授,现任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会长、教育部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委员会顾问。
首先,谭教授结合自己在计算机研究和教育领域取得的成绩,讲述了如何正确处理人生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他以“树立理想,坚定不移,战胜困难,终生奋斗”点明了本次报告的核心。他指出,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处理好十个关系: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机遇与努力的关系;平凡与不平凡的关系;政治和业务的关系;理想与勤奋的关系;学习与创新的关系;事业与全面发展的关系;顺利与挫折的关系;个人成就与社会培养的关系;年轻打好基础与一生健康发展的关系。
接着,谭教授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及生动的生活实例,为大家深入剖析了“十个关系”。在讲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他认为,“自己成功的土壤在中国,中国人就应该为祖国的发展尽心尽力。”他满怀深情地为大家演唱了《共产主义青年团之歌》,引发了大家的共鸣,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当讲到顺利和挫折的关系时,他告诫同学们“失败要沉思,成功要谨慎”,希望大家要“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在论述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时,他告诉我们,“要把人民群众的评价作为心中的一杆秤,把实践检验作为工作中的唯一标准。”在谈到健康与发展的关系时,他勉励大家,“年轻时就要为一生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热爱自己的生活,更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强健体魄,奋斗不已。”谭教授朴实的话语里,处处体现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及对青年学子的殷切希望。

最后,谭教授从思想修养、科学修养、道德修养、文学修养、艺术修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他指出,大学阶段是确立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只有年轻时打好基础才能使人的一生健康发展,走向成功之路。他鼓励同学们,“要想在一生中有所作为,就要从年轻时开始做起,抓紧机会塑造自己。”
谭教授的报告高屋建瓴,让大家更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应当怎样学会生活、怎样热爱祖国。来自劳动人事学院的王敬超同学和来自外国语学院黄子健同学分别就大学中的爱情和大学生的教育问题提出了疑问。谭教授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答,并向他们赠送了自己亲笔签名的图书——《怎样走向成功之路》。报告在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