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国情课系列讲座开讲 神州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诠释“中国航天事业与航天精神”

发布日期:2011-10-14    

10月12日14:00,《当代中国国情与青年的历史责任》系列课程在公共教学一楼1302教室正式开课。78岁高龄的神州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作首场报告,主题是“中国航天事业与航天精神”。报告持续了近3个小时,全场座无虚席,掌声连连!

讲座一开始,戚老风趣的授课方式便引起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他从”航天是干什么的”、“航天意义何在”、“中国航天成就及与国外的差距”、“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如此之快的原因”等四个方面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基本面貌,而后又从切身经历出发深刻阐释了中国航天精神的内涵。

首先,戚院士引用100多年前切尔诺夫斯基的话讲述了人类对宇宙、空间探索的历史。生动的讲解将讲座引入了第一个高潮。他比较了中西方对于宇宙的不同称呼,指出“天”、“航天员”的称谓是中国文化的体现,是中国特色。接着,他从安全和战争的高度剖析了航天事业的意义,指出“现在的战争靠的是航天,中国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探索太空!”

讲到中国航天的发展,戚院士语重心长地谈到:“中国是一个航天大国,但不是一个航天强国,与美国、俄罗斯等西方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中国在进入空间、利用空间的能力上还需要提高。”他系统讲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三步走”计划,让同学们在丰富知识、拓宽眼界的同时,更体会到了戚院士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而后,戚院士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当年奋斗的经历和感受,诙谐生动地语言引发了阵阵笑声。他发自肺腑地说:“载人航天精神的核心是爱国。爱国不抽象,爱你自己的事业、爱你的岗位就是爱国。”平实的话语展现出戚院士50多年来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呕心沥血的崇高品质,也激起同学们的敬重之情和掌声。

讲座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向戚院士请教问题。问题涉及他对后辈的期待、南海地区航天发射的安全性等方面,戚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回答。

《当代中国国情与青年的历史责任》课程于每周三下午开讲,由学生工作部诚邀多位学界泰斗主讲,内容涵盖航天、经济、环保、政治等各领域,有助于我校同学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友情链接: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Copyright © 2018-2022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党委人民武装部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  知行F楼6层

邮编:100872      联系电话:010-62513855     电子邮箱:xsc@ruc.edu.cn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