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我校接受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专项督导

发布日期:2011-11-24    

2011年11月23日,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专项督导组莅临我校进行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督导。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民忠率督导专家组一行九人来到我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专项督导评估。我校党委副书记马俊杰、相关部门及学院负责人配合督导组顺利完成评估及汇报工作。

专家组督导的第一个环节是分两批进行评估材料查阅和实地考察。上午9时许,第一组专家首先来到明德主楼第一会议室进行评估材料查阅。与此同时,第二组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在法学院发展辅导室,专家组详细翻阅了心理咨询预约表、工作日志等相关资料,并向工作人员询问了院系心理课程的设置和资金投入的有关情况。在新闻学院发展辅导室,督导组听取了相关介绍后,还饶有兴致地查阅了院系新闻周报和特色学生团体的活动图片。

(督导组在法学院学生发展辅导室翻阅材料

督导组在新闻学院学生发展辅导室听取工作介绍

紧接着,督导组视察了学生公寓内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在品园三楼新近落成的“朋辈小屋”里,专家们细心听取了朋辈咨询员和指导老师对未来朋辈心理咨询工作设想的介绍;同时,还了解了我校公寓团体活动室、辅导员工作室等成长辅导室建设的情况。

督导组视察学生公寓内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离开公寓区,督导组又来到我校心理咨询中心。察看了个体咨询室以及今年新建成的音乐放松室和沙盘游戏室,对我校不断改进心理咨询工作条件,丰富心理咨询手段给予了高度肯定。

督导组在心理咨询中心沙盘室听取工作人员讲解

督导工作的第二个环节是召开辅导员代表和学生代表座谈会,同时进行心理咨询工作抽样调查。座谈会上,专家们细致询问了我校师生代表对本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评价和意见,并对学生的心理咨询熟悉度进行了客观评价。专家组还对我校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以全面地把握我校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

辅导员、班主任代表座谈会

学生代表座谈会

11时许,督查组在明主楼第一会议室听取了我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汇报。马俊杰副书记代表学校进行了汇报。他指出,心理素质教育一直是我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培养“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必然要求,也是帮助大学生形成完整人格和健康心理的现实需要。马俊杰副书记简要介绍了我校心理教育工作的起步与发展状况,并重点阐述了我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特色工作和创新探索。他认为,我校“面向健康的大多数”的心理健康通识课建设、“深度与广度相结合”的朋辈心理辅导体系建设、“精致化辅导,专业化服务”的学生成长与发展辅导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项目,体现了我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主要特色,为实现“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他最后谈到,我校将坚持以人才培养和通识教育为核心,进一步确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人员的专业地位,努力打造与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目标相匹配的高起点、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

马俊杰副书记作我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汇报

工作汇报会上,专家组还与我校各部门负责人就督导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市委教育工委王民忠副书记在听取了我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情况的汇报后,对本次督查评估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这其中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是学校向学生提供的一项专业化服务,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承载着实现育人目标、维护校园稳定的重大责任。他最后谈到,本次的人大督查之行收获良多,希望各高校继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探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出一条新路子。

王民忠副书记对本次督查评估进行总结

会后合影留念

在二十多年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以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在遵循大学生群体心理特点的前提下,逐步形成了以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为保障,以校园心理文化建设为载体的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体系。未来我校还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出融西方经验与中国国情为一体的本土化、科学化、专业化,兼顾普及与提高、预防与应对、群体与个体的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模式。

友情链接: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Copyright © 2018-2022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党委人民武装部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  知行F楼6层

邮编:100872      联系电话:010-62513855     电子邮箱:xsc@ruc.edu.cn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