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领袖是这样炼成的” ——第四期明德思源学生领袖培训计划侧记

发布日期:2012-09-06    

2012年7月28日下午,第四期明德思源学生领袖培训计划闭营式,全体学员和老师正分享着自己的收获与感想,一个哭红了眼睛的小男生走上台来,简单地照稿读了几句后,他抬起头来,用笃定的目光望着大家,继而说道,“今天我们的项目就要结束了,我希望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真心话,我之前报名参加这个计划的初衷说实话只是希望自己的简历可以更漂亮一点,我从来没想过当领导,也不觉得领导力和我有什么关系,I’m a superficial man, you know, (大家大笑),但,今天站在这里,我觉得我真的要做一个领袖,当在内蒙古看到孩子真挚而充满期盼的眼神时,我感到我真的可以为他们做点事,我也真心觉得要为世界做点事。”

他就是吴宇书,明德四期中一名普通的学员,但他的分享却道出了许多学员内心的声音。短短22天的时间里,许多学生们都渐渐从被动参与者转变成了主动领导者。明德思源学生领袖计划就是这样一个用22天的光阴打磨学生领袖气质的计划,它在用行动向你证明——“领袖是这样炼成的”。

体验者还是领袖?

2012年6月12日晚,北区食堂学生处509会议室里热闹非凡,30多张青春的面孔在这里汇聚一堂,他们脸上有一些兴奋,有一些期许,“听说这是一个中美学生一起参与的夏令营,到底会发生些什么”,“我们好像还会去支教,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吗”,怀揣着种种猜想与忐忑,他们等待着第一次第四期明德思源学生领袖培训计划组织会议的开始。本以为这会是一个成型的培训计划,有着详细的活动日程,精彩的活动内容,而他们需要做的只是一名体验者。但却如何也没想到等待他们的是这样一段话,“这个计划犹如一张白纸,需要由你们每一个人去填写,每个人都需要成为一名领袖,为这个计划的设计、组织和参与竭尽全力”。第一次,他们心中产生了疑惑:真的要做一名领袖吗,如何做一名领袖呢?带着这样的问题,他们参加了这次培训计划。

领袖生们在项目中被编为七组,分别行使文宣、课程、支教、活动、外联、后勤和食宿七个职能,并由四位学生负责人进行统管。明确细致的分工,落实到个人的职责给了每一位领袖生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发光发亮,锻炼领袖才能的机会。他们在一起团结协作完成了筹划、组织和参与整个计划的任务。

“我们不只是接待”

随着2012年7月8日美国师生的到来,问题油然而生:如何给美国学生进行角色分工?是否需要让他们也加入各个职能小组?对于这个问题,在领袖生团队内部还进行了一番争论,有人认为美国学生是远道而来的客人,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我们应该尊重他们,以一种服务和接待的角色来迎接他们,但领袖生带队老师徐老师从明德思源领袖生培训计划培养目标出发,提出“我们不只是接待,我们是一个团队,要一起参与,一起策划、组织和建设我们自己的计划,中美师生应该一起实践这个培训计划”,就这样,本着全民都当领袖的态度,中美学生一起融入进来。

2012年7月9日见面会上,初次见面的热情和激动充满着整个明主409的教室。在大家的自我介绍中,不时的笑声让彼此记住了彼此的姓名。每一位小组组长介绍了各自的分工并让美国同学们积极地加入了进来。见面会后,大家期待之后的共处,“人生若只如初见,初见如此美丽欢乐,接下来的共处又有什么难以忘怀的经历呢”,管智爽同学说到。

讨论,讨论,再讨论

2012年7月12日下午,第四期明德思源领袖培训计划的第一节讨论课正在举行,来自美国的David Ding同学以“生活中的面具”为话题,和大家一起分享“如何获得真正的自我和朋友”,引起了大家的热烈反响。李文璐同学若有所思地说到:“没有想到我们的讨论会这么真实和坦诚,David很真实地和我们分享了他在校园生活中真实的感受,正像他所说的,我们经常戴上了各种面具,以至于我们更加迷失,这是我们很多人都会有的感受,很高兴可以有这样一个机会讨论和分享出来。”是的,做一个真实、透明、坦诚布公的讨论,第四期明德思源学生领袖培训计划正创造了这样一个平台,让学生以最真实的样子谈论和探讨关于领袖和领导力的一切,服务精神、大学生活的意义、榜样的力量、领袖气质等等,在讨论中创造一种自由的讨论氛围,传播着领袖有很多种风格,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好的样子,做那个独一无二的领导者。

2012年7月24日上午刘颖老师带来的“跨文化背景下的领导力与团队管理”让大家认识到了领导力的内涵。究竟什么是领导力?刘颖老师给大家的答案是“每个人的特点包括智商、情商、个性和价值观构成经验,然后形成自身的领导力”。

2012年7月26日下午蒋佩蓉老师给大家讲解了中美教育的差异,并告诉大家要放眼当下,用自己所有,去追求梦想……

一次次的课堂和一次次的讨论,引发了大家关于生活、领导力的思考,激发大家不断探索自我。

快乐的支教

2012年7月16日开始,经过火车和汽车的长途旅行,所有成员来到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格尔旗民族中学支教。不同于传统的严肃、高高在上的老师形象,这些年轻的老师们是快乐、自信的大哥哥大姐姐。支教过程中,他们不仅给了孩子们知识,也给了孩子们信念和希望。为了准备好每一节课,他们有时候熬夜到很晚;为了珍惜每一次上课的机会,他们有时候克服了生病的困难。他们用实际行动增强了领导力和能力。

7月21日下午,各班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节目汇演。这次节目策划全部由各班老师带领学生们完成,而且由所有的同学参加。节目汇集了大家的智慧,短时间内能出这么多高质量的节目真是出人意料。临时腾出来的舞台让所有同学发挥出了自己的潜能,同时也震撼着每个班支教的老师。刘泽洋最后谈到,“汇演结束才发现其中的意义”。

支教只有短短6天时间,临走前的不舍和眼泪让这次支教的点点滴滴永留记忆。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2012年7月28日,闭营式的到来宣布了这次培训计划走向尾声。每个人用自己用行动回答了最开始内心的迷惑,那就是去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和帮助他人。聚的时候他们是一团熊熊燃烧火焰,散的时候他们将以自己的方式继续成为现实生活中的领袖。正如田玉铎最后所说,“是结束也是开始”。

友情链接: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Copyright © 2018-2022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党委人民武装部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  知行F楼6层

邮编:100872      联系电话:010-62513855     电子邮箱:xsc@ruc.edu.cn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