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上午9点30分,中国人民大学第三届读书文化节暨读史读经典项目启动仪式在百家廊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校长陈雨露、党委副书记马俊杰、校长助理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贺耀敏,教育部思政司副巡视员俞亚东,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副处长寇红江等学校和上级领导出席了仪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西北大学名誉校长、教授张岂之;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周锡瑞(Joseph W. Esherick);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一级教授李文海、纪宝成,荣誉一级教授高铭暄、胡钧、黄顺基、孙国华、卫兴华、邬沧萍,一级教授胡乃武、周新城等13位著名学者应邀出席本次启动仪式,并受聘为读史读经典项目特邀顾问。后续学校还将聘请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一级教授黄达,国学大师冯其庸,荣誉一级教授方汉奇、甘惜分、李占祥、严瑞珍,一级教授陈先达、戴逸、刘大椿、张立文,以及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瞿林东等著名学者担任项目特邀顾问。(以姓氏拼音为序)
出席活动的还有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财务处、校团委、图书馆、出版社、网络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启动仪式由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张晓京主持。名家泰斗齐聚百家廊,俊采星驰,书香缭绕,吸引了百余名同学来到现场,启动仪式在热烈而愉悦的氛围中进行。
启动仪式上,张晓京部长首先介绍了莅临本次启动仪式的领导和嘉宾,并简介了读书文化节和读史读经典项目概况。
随后,出席启动仪式的各位领导共同为第三届读书文化节暨读史读经典项目启动剪彩。靳诺书记、陈雨露校长向读史读经典项目首批特邀顾问颁发聘书。


新闻学院2012级本科生黄圣淳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并向全校同学发出读史读经典倡议。倡议同学们坚持阅读史学经典,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聆听师长的阅读指导,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此后,读史读经典项目特邀顾问代表、中国人民大学老校长纪宝成教授代表特邀嘉宾作了精彩致辞,并对本科生人才培养提出了殷切期望。纪校长分享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感受,指出古典文学是无价的,并鼓励同学们以谦虚的精神积极学习前人的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通过多读书、苦读书、善读书、活读书来养心、养性、养德、养义,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创造者。

最后,陈雨露校长代表学校致辞,介绍了我校围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的新探索和以“厚重”为核心关键词的人才培养路线图,指出为实现创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读史读经典和“千人百村”社会调研都是路线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项目,这既体现了人民大学的办学宗旨,也是实现“中国梦”、“人大梦”、同学们 “成才梦”的必由之路。希望同学们能够坚持不辍阅读名著经典,认真聆听大师教诲,勤于思考,广泛交流,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学习条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把自己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厚重”人才打下扎实基础。
上午10时许,启动仪式圆满结束。校领导、项目特邀顾问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随后在明德主楼第一会议室召开了读史读经典项目专题研讨会,以“大学生与史学经典”为主题,就如何具体开展该项目、如何提供阅读指导等话题进行讨论。会上,老教授们纷纷肯定此次读书文化节的意义。西北大学和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教授从修身、齐家、治国三方面,结合亲身的阅读经历,推荐了四部中外经典读物。老校长李文海教授强调读书首先要选好书,经典著作是经过历史考验的传承,鼓励大学生多通过对经典著作的耐心研读来升华气度、气质和气概。黄顺基教授就大学生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有效读书提出了相应的几点方法建议。邬沧萍、高铭暄等教授均积极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充分体现了老一辈学者对青年学者的关怀,以及对知识与经典的热爱之心和崇敬之情。
本次读书文化节由党委学生工作部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红船领航”新生党员小组、青年求是研究社、学生工作通讯社、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公寓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婧云女生俱乐部等学生组织共同承办,旨在发挥课堂外教育的特色和优势,通过带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设计,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与创造力,引导学生以“悦读史学经典,品悟汗青墨韵”为主题,回归经典,接近名著,快乐阅读、品味书香,提升知人、知理、知事的能力,提高学术表达和学术写作的技能。活动将持续至今年9月30日,除了当日举行的“i读书、i经典、i分享”倡议签名,“书香沐校园”图书漂流,“与经典同行,与名师对话”读书沙龙等活动,“红船领航”新生党员马克思主义经典研习会,“人大社杯”史学经典评荐,“书香涵泳,悦读人生”人大学子最喜欢的经典著作网络投票,“书页留香”毕业生图书捐赠义卖等一系列活动也将紧锣密鼓地展开,一场书的盛宴即将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