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等五校“思源计划”暑期实践总结会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顺利举办。我校学生工作部、党委组织部的4位老师带领20位“求是思源”学员代表赴清华大学参加了五校“思源计划”总结会。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副秘书长査德荣先生、永庚公益项目发起人朱伟人先生、项目发起方代表吕秀全先生,“思源之友”张春生老师以及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的项目负责老师、各兄弟高校的领导、老师等嘉宾出席了此次活动,五校的思源学员也参加了项目总结会。总结会由我校“求是思源”项目辅导员杜家丞同学和清华大学思源项目学员毛艺霖共同主持。

总结会上,在主持人简要介绍了五校“思源计划”暑期实践整体情况之后,五校学员分别对各校“思源计划”暑期实践的进展和收获进行汇报分享。我校学员代表刘佳昕回顾了“求是思源”项目在我校孕育发展的历程,介绍了暑期调研实践的理念缘起,并围绕“SMILE微笑成长夏令营”、“内蒙古调研”两个主题,重点阐释暑期支教调研活动带给项目学员和夏令营学生的巨大成长以及调研活动对学员的深刻启迪,凸显人大首期“求是思源人”的责任与担当。“如果哪一天,中国爱如江河奔腾,里面一定有我们的倾心努力,这便是人大思源人的梦想!”我校翔实、生动的分享展示获得了与会嘉宾的充分肯定。
査德荣先生听取了学员汇报后,盛赞同学们有“诗一样的激情、散文一样的语言”,感谢所有“思源人”为项目的成长做出的贡献。他谈及对思源项目的感受和项目的发展历程,并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心得,鼓励同学们敢于直面挫折,勉励他们坚守承诺,成为未来各个行业中的佼佼者。
随后,“思源之友”张春生老师也与大家分享了对思源项目的理解,突出思源具有“温暖的刚强,思想的丰满”的鲜明特点,指出思想力对于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劝勉同学们做深入冷静的思考者。同时他提出,“思源计划由一个学校推广到五个学校,学员人数大幅增加,如何在统一的理念框架下保持各校特色,保证项目质量,获得多元发展,这是所有人都要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最后,朱伟人先生总结发言,以自爱、爱人为关键词,谈了自己对思源精神的解读。朱先生强调,“一个人爱自己,所以对自己好;爱别人,所以对别人好”,这样简单的道理却有着巨大的力量,如果真的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那么社会的进步将是巨大的。他高度肯定了我校学员通过实践所获得的、对思源项目“领导力”概念的理解,即 “在服务中被感知,在奉献中被认可,在关爱中被强化”,认为青年学生需要把自己放置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锻炼成才。
我校学员代表在总结会上通过五校的经历分享收获良多,并通过聆听嘉宾讲话更深刻地体会到思源精神,表示感受到了自己对集体、对社会的深远责任,会继续脚踏实地地践行思源理念、坚持不懈地追求思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