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1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求是思源”项目二期开班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举行。学员们经过一周的展示准备,用精彩的设计、默契的配合和满满的热情为大家展现了一台别开生面的开班仪式。

本次开班仪式出席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人民大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教授、永庚公益项目发起人朱伟人先生、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基金管理部主任博赫女士、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永庚公益项目办公室主任王灿女士、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基金管理部主任助理徐沈怡女士。此外,开班仪式还邀请到了我校优秀校友,天合万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常福先生、康源互动健康科技公司董事长项立刚先生、中央统战部网站管理部主任杨得志先生、香港文汇报高级记者、北京分社执行总编辑彭凯雷先生担任“求是思源”项目的校友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郭海鹰、学生处处长宋大我等领导,以及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思源项目相关负责领导及师生代表也出席了本次活动,六校思源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思源大家庭新成员的启程。
仪式开始前,在贵宾室首先举行了校友导师聘任仪式。领导嘉宾入场后,观看了二期学员的开场话剧展示,话剧中浓缩了学员们经过报名筛选、小组调研、面试三轮筛选进入“求是思源”大家庭的过程,同时展现了学员们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对于“求是思源”项目的理解。
开班仪式开始后,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教授首先致欢迎辞。张书记首先代表学校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接着,张书记介绍了第一期“求是思源”项目的选拔、开展状况及调研成果。张书记强调,“求是必先求实”,“求是思源”一期成员从严格而细致的考察中脱颖而出,在第一年的实践调研中深入祖国西部地区进行支教、调研,察西部发展之“实”,求祖国建设之“是”,为能力的拓展和责任的传承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最后,张书记还表达了自己对“求是思源”二期的期待,希望二期学员积极创新实践,不断为思源计划带来新的惊喜。
接着,“求是思源”二期班长杨昆同学代表全体学员发言,畅谈了自己身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加入“求是思源”的初衷和期待。求是思源二期辅导员郑日强同学和带队教师唐颖老师也先后作为代表发言,表达了对“思源项目”的理解和期待。
代表致辞后,进入了校友导师访谈环节。校友访谈中,卢常福校友把“饮水思源”助人自助、回报社会的理念融入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项立刚校友将企业建设理念和思源项目理念相结合,“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的座右铭引发在场同学对于学习和事业的思考。

杨得志校友回顾了从事创办《青年人大》和从事新闻工作的经历,在表达了感谢母校的同时也给青年学生带来关于“回报社会”更高层次的启示。

彭凯雷校友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解读了人大精神——实事求是,并表达对青年思源学员的鼓励。
校友访谈后,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代表博赫女士介绍了基金会的运营管理模式,表达了自己对“思源”项目的支持和对学员的期望。
随后,永庚公益项目发起人朱伟人先生发表了精彩的讲话。朱伟人先生用“水瓶比喻”生动的表达了他创办公益基金的初衷和对青年人做人做事的希望。朱先生说:“合上盖子的矿泉水瓶就好比拥有很多资本却不去帮助他人、回报社会的人……只有将矿泉水瓶盖子打开了,里面的水才能涌出来,才能用这些水来滋润他人,滋润社会。”为了表示对朱先生的欢迎和感激,“求是思源”二期学员梁曦元将自创书法作品《饮水思源》赠与了朱先生。
在开班仪式的最后,由“求是思源”二期学员陈佳琦作曲,郑阳作词的歌曲《星之所向》将开班仪式推向了高潮。学员们手端蜡烛从舞台两侧汇聚而来,如同黑夜中的繁星点点。伴着优美歌声的推进,学员们将手中的蜡烛依次放在烛台上,并邀请台下的嘉宾一同摆放蜡烛,共同点燃“求是之火”,正式拉开第二期“求是思源”计划的序幕。
伴着悠扬的歌声与汇聚的烛火,第二期“求是思源”的开班仪式接近尾声。“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理念已如同这点燃的火种播撒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相信思源新成员们一定能在“求是思源”项目中收获成长,放飞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