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读史读经典”系列讲座第十七场:与牛宏宝教授走近《美的历程》

发布日期:2014-06-17    

5月28日下午,我校哲学院牛宏宝教授在3101教室与同学分享了阅读李泽厚先生《美的历程》的心得体会,带领大家走近美的世界。

首先,牛教授同大家分享了自己大学时代初读这本经典的经历,并为大家朗读《吹号的老人》,表达了自己对作者的深深敬意。之后,牛教授向大家介绍了《美的历程》的三种读法:从美术史角度阅读、从上世界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的角度来读、从中国几千年文化史的梳理和描述的角度来读。然后,牛教授从词源上指出,“美学”是1750年德国学者提出的“研究人的感性”的学科。对于中国的美学认识是“从他人认识自己”的过程。对于这一文化身份认同的新方式,《美学散步》中探讨了中国古代是否有美学,指出中国美学是“线的艺术”;《中国艺术精神》中探讨了儒学与中国古代艺术精神和中国美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李泽厚的《美的历程》“把艺术看作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牛教授在此告诉大家“要进入艺术王国最重要的是训练自己的形式感”。

接下来,牛教授针对美学史、中国当代思想解放运动、文化史的阅读方法为在场同学提出了几点指导建议。介绍美学史时,牛教授对中国文艺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揭示了中国美学的独特特征和历史走向。在中国当代思想解放运动的读法部分,牛教授介绍到,基于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历史背景为美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在文化史的读法部分中,牛教授强调了文化史观和历史观的重要性,引导大家思考如何从一本著作走向一个时代,思考书中贯穿的“中国文化走过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朝代史隐藏下怎样的心灵史?作为族类的中国在文化中如何显身,每一个个体又是如何创造?有怎样的文化观?”等问题。最后,牛教授鼓励同学们,“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读经不能不读史,应该多读经典,多读历史。

友情链接: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Copyright © 2018-2022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党委人民武装部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  知行F楼6层

邮编:100872      联系电话:010-62513855     电子邮箱:xsc@ruc.edu.cn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