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砥砺青春信念 人大学子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布日期:2014-06-04    

5月30日,“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首场活动在我校逸夫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举行。

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同志为人大师生作“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文化根基与价值支撑”主题报告。学工部组织包括学生党团支部书记和班长在内的近400名学生骨干参加了此次活动,现场聆听精彩报告,通过这一举措加强基层学生骨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活动在党团支部、班级等基层组织深入开展。

叶小文同志的报告深入浅出、幽默生动,从“文化焦虑”与三君子问,中国梦呼唤“文艺复兴”,富起来更要“厚德载物”三个角度出发,阐释了“民族复兴中国梦,一定要有文化根基和价值支撑”的观点,在参会学生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13级本科生陈亚同学说:“叶老师用生动的案例、精辟的见解、幽默的语言,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课。我们青年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很多事不是我们不知道,而是做不到,得出结论是一回事,但是真的践行着想法往前走不容易。很多人谈理想,谈价值观头头是道,但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却恰恰相反。我们需要一种定力,坚持生活中有意义的东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要从身边做起,从小处着手,以实际行动去坚守,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于实践,知行合一。”

商学院2012级本科生李岸东说:“讲座中有两点给我启发很大。一是叶老师在论及全盘西化时的讲解,院长以土耳其全盘西化的恶果为例论证了全盘西化的不科学。二是叶老师对于修习本“心”的讲述。作为当代大学生,在纷繁复杂、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中,大学生构建、弘扬核心价值观应该把握住“根”和“心”。一方面,我们需要弘扬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积极学习领悟传统文化,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发展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大学生还应当把眼光放低、聚焦,重视自己内心的发展和核心价值的培育。不移根本,不失本心,是对我们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的重要要求。”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博士生滕明政说:“叶院长从黄炎培、梁启超和李约瑟三君子的文化焦虑开始谈起,旁征博引,历陈古今中外文化问题,最后点题“民族复兴中国梦需要具有坚实文化根基与价值支撑”,内容丰富,极具感染力;他作为一名学者型官员,对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叶院长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调节”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要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国际关系学院2013级本科生郭诗颖感到叶小文老师在讲座中平易近人而又极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再一次深化了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总的来说,不是党要求我们践行核心价值观,不是国家要求我们培育核心价值观,而是时代与格局要求我们必须直面文化焦虑的现状,实现中国复兴的梦想要求我们必须开始中国的文艺复兴,只有真正培育、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后根治当前的‘信用缺失’,只有根治了当前的信用缺失,我们才能喝上放心水、吃到放心饭、呼到放心空气、依靠放心干部。”

学生工作部自五月以来依托学院、班级和党团支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活动。法学院分团委积极组织学院各团支部通过学习讨论会、撰写学习心得、相互交流学习等形式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的五四讲话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博士生党支部围绕习总书记对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点要求开展支部网络学习活动,并于5月31日举行支部学习会,与支部同学分享听取叶小文同志报告后的感悟,就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讨论。支部党员表示作为博士生党员要时刻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要学习好、研究好、传播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法学院学生的学习讨论会

友情链接: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Copyright © 2018-2022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党委人民武装部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  知行F楼6层

邮编:100872      联系电话:010-62513855     电子邮箱:xsc@ruc.edu.cn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