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下午,2015级新生入学教育报告会在世纪馆举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易教授以“弘扬优秀传统,做刚健有为的大学生”为主题,为全体2015级本科新生作入学导航专题报告。
在报告会上,王易教授援引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子百家思想,结合《易经》原文的著述,为同学们深入浅出地阐述“刚健有为”蕴含的深刻内涵,勉励同学们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古训,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成刚健有为的厚重之才。王易教授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生动幽默的语言,赢得在场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报告会伊始,王易教授为同学们讲解了儒家的“修齐治平”、道家的“超脱出世”与中国化的佛教思想对传统中国人思想的影响,指出同学们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应当学会辨析并发扬其中的优秀部分。
接下来,王易教授引用《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话,为同学们介绍中国传统中“道法自然”的思想,指出这两句古训背后蕴含着不屈向上的进取精神与包容万物的宽容精神,而这两种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核心内容。
王易教授勉励各位初入校园的新生,应当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的态度,不断努力提升自身实力,不断反思自我,在学习生活中逐渐达到“刚健”与“有为”的境界。
王易教授对同学们提出五点期望——善于学习、身心健康、人际和谐、品行高尚、理想远大而又脚踏实地。她建议同学们,在学习中要积极参与各种讲座,与师友交流,善于利用图书馆等资源;在集体生活中保持包容与尊重,在待人接物中兼顾原则与灵活性;在实践中摸索自己有志于做什么,为自己的生活做好规划。
最后,王易教授为同学们介绍宋代文学家黄庭坚“闻木樨香否”的典故,鼓励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用心感受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不断充实自我,向着“刚健有为”的目标努力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