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取道传统,关乎人文:“明德人文”正在进行时

发布日期:2016-04-01    

在学校深化教育改革,推进人文学部建设的背景下,在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的大力倡导与推进下,人文学部各学院根据我校本科学生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推出了“明德人文”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力图打破学科壁垒,为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进行积极尝试。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人文”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的出炉恰逢其时,该计划以“立德树人”为理念,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三爱教育”与人文学科教育相结合,打破单一学科和专业的培养模式,综合利用文史哲等人文学科资源,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

首届“明德人文”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由文学院任执行学院。杨慧林教授担任项目执行委员会主任,学生工作部(处)部长宋大我、文学院副院长徐楠担任副主任;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胡玲莉担任项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项目选拔出了来自人文学部文学、历史、哲学、国学、马克思、艺术六个学院的22名学习成绩和道德品质优秀,参与热情强烈和发展潜力突出的本科二年级学生以及4名辅导员;邀请了来自文学院的杨庆祥副教授、历史学院胡恒副教授、哲学院的张霄副教授、国学院的华建光副教授担任项目的校内导师。项目还聘请了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94级校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成员邓宝剑担任校外导师。项目得到了学校有关部门和人文学部兄弟院系的鼎力支持。希望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配合学校本科人才路线图的培养目标,在学生第一课堂之外,通过为期一年半的相关课程学习、研究实践、国际交流、课题研究、公益服务,为优秀学生搭建知行合一的成长、成才平台,着力培养胸怀宽阔、专业扎实,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情怀,具有实践能力和公益意识的厚重人才。

杨慧林教授在导师学员交流会上发言

一直以来,项目坚持团队导向、以文化人,注重信息的交流反馈。项目从2015年11月开始进行学员选拔,现已开展了一系列团队活动:

学员论文撰写

2015年11月,项目入选学员根据个人兴趣与研究方向,独立写作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论文,导师根据学员在文章中展现的兴趣方向与学术潜质,将学员编入相应导师的学习小组。

全员见面大会

2015年12月18日,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人文”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项目执行办公室于人文楼八层会议室召开了全员见面大会,介绍了项目工作人员和团队职能分工,并对本学期的工作内容进行了相关说明。发放了学员手册,全体学员分组进行了破冰与交流。各职能小组进行初次小组会面交流,就本组工作进行了初步规划。

项目启动仪式

2015年12月23日,学校于八百人大教室召开2015级班主任大会及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启动仪式,项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胡玲莉、项目主管老师黄彦菲、学员导师华建光、张霄,辅导员吴素琴、李屹、张培均、刘启民、陈楚湘和部分学员代表参加,沈晖代表全体学员作大会发言。

文化观影活动

2015年12月21日、26日,在导师杨庆祥、张霄的带领下,明德人文全体成员及四位辅导员分两批参加了观影活动,观影影片为《火星救援》与《老炮儿》。观影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还会撰写感想文章,并由导师组织评述和讨论。明德人文文化观影活动既让同学们尽快融入集体,又让同学们通过观影对影片中的故事进行思考和反思,关注社会,关注现实。

导师学员深入交流会

2015年12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人文”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项目执行办公室于人文楼七层会议室召开了导师学员交流会,梳理了项目的运行流程和培训内容,并且由导师针对主题活动的设计进行了相关说明。本次交流会确定了四位导师对各组学员的培养计划和要求,并在深入交谈中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认识和沟通。接下来,导师根据各个学员的不同特点和兴趣,在“明德人文”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的总纲下制定针对学生个人的培养计划,通过定期交流、共同活动、作业回访等形式,配合开展“明德人文”的相关活动。最后,本次会议布置了寒假期间学员回家的文化观察和反思任务。

书法研习第一讲暨新学期第一次全体学员讨论会

2016年3月6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校友邓宝剑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书法入门讲座。他首先与同学们交流学习书法的益处,即提升趣味、领受愉悦、收摄身心、破除我执。正如康德所言,书法作为一种审美,是“非功利的愉快”。在书法课的最后,杨慧林教授回顾了当年自己学习书法的经历,对邓老师的讲授内容表示赞同,并且鼓励“明德人文”的同学们充分利用优良的条件,努力研习书法艺术。

书法课开始前,项目召开了新学期学员讨论会。本次讨论会收集了学员的寒假作业(包括观影心得和寒假读书报告),导师将根据以此继续指导学生思考和写作。另外,本次讨论会准备了3月份全体研讨会事宜,确定由杨庆祥副教授主持,全体成员围绕春节经历和读书体会,就“看不见的底层”为题讨论“春晚”及其背后的文化现象。同时,本次会议将布置学员旁听学习导师推荐课程事宜,确定跟读旁听的方式。

第一次主题研讨会

2016年3月13日,杨庆祥导师带领的学员活动小组牵头开展了第一次主题研讨会,这次讨论会以“从春晚看当下中国的文化想象”为切入点展开讨论,学员们积极参与,场面热烈。

首都博物馆观展活动

2016年3月19日,在胡恒老师、华建光老师和杨庆祥老师的带领下,明德人文成员们来到首都博物馆参观学习了《五色炫曜》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发掘五年成果展和《王后·母亲·女将》河南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纪念展。在活动中,老师们利用馆内现有的展览设施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商文明和汉文明的发展历程。同学们也通过对展品的仔细观察,对妇好和海昏侯的墓葬特点有了感性体认。

“明德人文”项目一直以塑造学员人文精神为意旨,注重从传统和当下的中国文化现实中砥砺其人性,厚重其人格。《周易·贲卦·彖传》有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指天道自然,“人文”指社会人伦。“明德人文”取道于古老的中国智慧,希望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实践活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成就现代中国学子的智慧与情怀境界。

“明德人文”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项目供稿

友情链接: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Copyright © 2018-2022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党委人民武装部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  知行F楼6层

邮编:100872      联系电话:010-62513855     电子邮箱:xsc@ruc.edu.cn

  •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