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通知公告

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2010级新生入学教育方案

发布日期:2010-09-03    

中国人民大学2010级新生入学教育方案

新生入学教育是每个学生大学生涯中重要的第一课,旨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建立校园和集体归属感,认识专业特点及发展方向,学会规划大学生涯,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关键性基础工作。为进一步推进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开展,增强教育实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2010级新生入学教育将继续秉承“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结合当前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等有关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尊重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充分依托和支持基层开展教育活动,着力提升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进而实现以下工作目标:

1、 加强新生归属感建设。开展校史校情、院史院情教育,增强新生对学校、学院和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新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 做好新生学业指导。帮助新生适应从高中到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掌握图书馆使用及专业学习研究的基本方法,认识专业发展趋势,明确学习意义,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热情,塑造明德博学,求是笃行的优良学风。

3、 做好新生心理成长辅导。帮助新生调试好从高中尖子生到普通大学生,从家庭到宿舍的心理落差,学会正确认识自我,积极应对挫折,树立乐观上进的心态,尽快适应大学集体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 做好新生大学生涯规划指导。帮助新生及时解决大学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迷茫与困惑,了解大学生活的组成部分,认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普遍规律,学会合理规划大学学习生活,充分利用大学时光促进自身综合素质提高。

5、 加强新生思想道德建设。结合新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法制纪律教育、诚信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从入学开始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形成遵纪守法,诚信为学的自觉,主动抵制不文明行为。

6、 加强新生安全教育。重点帮助新生认识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火灾、交通事故、溺水等安全事故的诱发因素和应急措施,认识盗窃、诈骗、抢劫等犯罪行为常采用的方法途径及应对方法。一方面强化新生安全意识,另一方面提升新生在面临危险时的紧急应对与自救能力。

7、 加强新生“三班”建设。增强班集体、党团支部等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营造团结、互助、温暖、上进的集体氛围,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为入学教育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同时强化新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8、 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和来自灾区的新生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和帮扶。及时给予经济资助,解决经济困难。

9、 增进与新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帮助新生家长了解大学学习发展特点,配合学校做好新生的思想工作。

二、工作思路

2010级新生入学教育将采取“分阶段循序推进,校院班三级开展,新老生网络互动”的思路组织,并大力推广工作坊、专题网等新颖而活泼的教育形式。

1、分阶段循序推进:教育活动持续一个学期,在9-12月期间进行,每月为一个阶段,划分为“适应”、“融入”、“体验”、“规划”四个阶段依次开展。

2、校院班三级开展:充分依托基层,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学校开展少量集中教育活动,重点由各学院结合专业和学生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同时鼓励新生以班级和党团支部为单位,结合自身的困惑和需求,组织开展专题工作坊。

3、新老生网络互动:继续开设“入学教育专题网”,编制并提供2009及2010年《毕业十星的大学故事》电子书下载,推广“名师荐书”、“师兄师姐经验谈”等特色专题,将该网站与校内网、博客等新生喜爱和关注的网络平台联动,构建新生入学困惑解答平台,聘用毕业十星获奖及提名者以及在校生志愿者担任入学教育特约辅导员,通过网络平台为新生答疑解惑。

三、具体活动安排

9月:主题是“适应”,重点在于帮助新生了解和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增强归属感。具体内容如下:

1、开展新生班主任辅导员培训。

2、各学院在新生入学伊始按学校统一时间安排组织新生及家长参观校史展,开展院史院情教育,召开新生班会,举办新生家长见面会。全面增进新生及家长对学校、学院、专业历史沿革和当前发展状况的了解,增强新生的学校和学院归属感。通过开展新生班级建设,组建班干部队伍,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破冰”团队拓展训练、入学工作坊等活动强化班级凝聚力。通过增进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争取教育过程中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日程安排详见《2010级新生入学教育及相关工作日程安排》。

3、学校举行“大学精神与大学生活”讲座、校史校情报告、大学学习生活导航讲座、图书馆使用培训等专题讲座。日程安排详见《2010级新生入学教育及相关工作日程安排》。

4、针对经济困难新生提供绿色通道系列服务,经济心理双重帮扶,确保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并适应大学生活。

5、开通入学教育专题网,为新生答疑解惑,并提供入学指南,2009《星路历程——毕业十星的大学故事》和2010年毕业十星参评学生经验材料的电子书供新生下载。

6、开展入学适应团体工作坊。

10月:主题是“融入”,重点在于帮助新生尽快融入新环境、新角色。具体内容如下:

1、开展新生班干部培训,重点培训专题成长工作坊的应用。

2、开展名师荐书和读书沙龙等系列活动,在新生中塑造良好的学习理念和风气。

3、结合专业特点为新生提供学业指导,可采取名师点拨、师兄师姐谈经验等多种形式。

4、针对新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成长工作坊。

5、针对经济困难新生提供资助服务,并依托自强社开展经济困难学生能力拓展活动。

11月:主题是“体验”,重点在于帮助新生解决进入大学后发现的种种困惑。具体内容如下:

1、依托入学教育专题网开展网络互动答疑活动,并结合新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讲座。

2、鼓励新生班干部根据培训所授的方法,在班级开展以大学学习生活交流与释疑等为主题的专题工作坊,并提交相关材料。

3、组织大学生涯规划讲座。

12月:主题是“规划”,重点在于帮助新生认识大学成才发展,学会规划大学生涯。具体内容如下:

1、依托入学教育专题网在新生中组织“我理想中的大学”征文活动,明确个人定位,对大学生活、专业发展、职业生涯等方面进行规划。

2、依托学院和班级开展入学规划工作坊。

3、在期末考即将来临之际,依托学院和班级开展诚信主题班会,加强学风建设。

四、 组织分工与宣传总结

1、2010级新生入学教育组织分工安排

为确保2010级新生入学教育各项工作贴近新生需求,科学高效开展,2010年新生入学教育的组织工作采取学校统一部署,学院为主体开展,充分发挥新生班集体自我教育作用的模式实施。由党委学生工作部牵头,联合各学院分党委具体落实。

学生工作部在学校党委领导下设计入学教育总体方案,下发2010级新生入学教育通知及相关工作日程安排,并负责指导各学院分党委开展入学教育活动。相关工作负责人及联系方式详见下表:

工作内容

负责科室

负责人

联系电话

2010级新生入学教育通知及相关工作日程安排

思想教育科

邓晖

62512521

开学典礼、程天权书记“大学精神与大学生活”专题报告、校史校情报告、大学学习生活导航四场全校性大型教育活动组织。

金添

62512772

入学教育专题网建设维护

布超

82503025

编发“毕业十星的大学故事”等教育材料

布超

82503025

新生思想行为普查

金添

62512772

新生班主任和班干部培训

学生事务科

任宪伟

62512596

新生心理普查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侯瑞鹤

62512153

新生心理成长辅导与咨询

周莉

62512153

新生班级成长工作坊指导

周莉

62512153

经济困难新生的励志引导和帮扶

学生资助中心

胡树刚

62514807

各学院分党委结合学校入学教育总体方案设计符合学院特点和专业特色的入学教育方案,负责落实本学院方案,组织新生参与学校集中组织的开学典礼、专题讲座等活动,组织新生参与思想行为及心理普查,指导各新生班级开展成长工作坊等自我教育活动。

2、2010级新生入学教育宣传总结工作安排

学生工作部通过校报学生工作专题栏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简报》、《学生工作动态》、入学教育专题网等渠道将各学院入学教育工作的成绩和经验上报上级和学校领导,并为各学院提供宣传交流平台。

各学院分党委要及时将教育活动新闻稿、对教育活动中的成功做法、有效经验和取得的成效的总结材料报送学生工作部rucxuegongbu@163.com。(联系人:布超,联系电话:82503025)

同时,各学院要于2010年12月底前将学院2010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全面总结报至学生工作部rucxuegongbu@163.com。

友情链接: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网

Copyright © 2018-2022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党委人民武装部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  知行F楼6层

邮编:100872      联系电话:010-62513855     电子邮箱:xsc@ruc.edu.cn

  • 官方微信